第360章 肖金骅的暴富希望!赵瑞龙的实力演技!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把梭哈,却押注成功,即将赢得盆满钵满的赌客。

越发觉得,当初自己在投资五十亿的基础上,追加投资五十亿,真是太有眼光、太有魄力。

接下来,在赵瑞龙的强力带动下、在沈总的大力支持下,龙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迅猛发展。

在经济利益与政策利好的双重刺激下,围绕新能源汽车与充换电设施的研制生产与普及推广,大量的企业将应运而生。

这些企业只要有一定的产品技术实力,能拿到不错的业绩,就一定能成为资本的宠儿,在一次次的融资中,市值也蹭蹭狂涨。

而自己早早就抱紧了赵瑞龙的大腿,疯狂投资了一百亿。

那么在这场财富盛宴中,变成几百亿甚至上千亿,也不是不可能。

仅仅只是陆虎,单独成立为一家股份制的汽车公司并IPO上市。

要是车型丰富,销量都不错,那么市值一两千亿也并非难事。

到时候自己作为股东之一,不就资产暴增了吗?

况且技术一旦成熟、供应链一旦完善。

创建新的品牌、推出新的车型,就会跟套娃似的特别简单了。

到时候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轿车、商务车、越野车,甚至中巴车、大巴车都能造出来。

就像业内戏称某众只研发了一款车。

后续新推出的其他车型,都是拍扁、加大、拉长、增高……

一旦大量新能源汽车上市热销,那就不仅是车企持续盈利、市值增长,给车企提供大大小小各种零部件的供应商,也能跟着发展起来。

甚至就连搞充电桩的企业,也能因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充电需求迅猛增长,而成为一家家独角兽企业,可以获得极高的估值……

想到这些。

肖金骅就忍不住满心欢喜,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扭头看向那停成一排,霸气壮观的陆虎M9新车。

顿时觉得,它们已经不是新车,而是希望。

是让自己成为千亿富豪的希望!

“小艾,我觉得咱们很有必要趁热打铁,加大力度宣传咱们的新车。”

“将咱们的人脉关系,都利用到极致,把能邀请来的,都邀请来观摩体验、试乘试驾。”

“最好想办法,让嘉宾们也都行动起来,帮咱们邀请一些有实力的亲朋好友前来……”

肖金骅话没说完,钟小艾就惊讶问道:

“肖总,你这是要干嘛呀?”

“办这次私享会,咱们已经花了不少钱,你还想邀请更多人……”

肖金骅毫不在意的嗤笑道:

“哎呀,这点儿花销,算什么呀?”

“只要能提升咱们这款车的知名度,花再多钱都是值得的!”

“你想想,本身咱们陆虎M9这款车,就是龙国第一款,甚至是全球第一款新能源豪华SUV,相比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车型,有着跨时代的领先优势。”

“昨天所有嘉宾试乘试驾后,都对咱们这款车赞不绝口,不少人甚至觉得卖五十多万太便宜了,上百万的进口奔驰宝马,都没咱们这款车豪华高级。”

“你再想想,人都是容易先入为主的,用过功能丰富又先进的惠龙3G手机后,很多人都不想再用那些功能少,几乎只能打接电话收发短信的2G手机。”

“那么咱们邀请大量的富商权贵名流,甚至是暴发户,让有钱有消费能力的他们,体验了咱们价格不贵,却科技豪华感十足的陆虎M9,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

“甭管买不买咱们的车,以后只要一听说陆虎,就会觉得科技时尚、豪华大气,一旦要买新车,就容易觉得进口车,好像不好看不先进,价格还挺贵,还不如买陆虎。”

“对呀!”

钟小艾瞬间眼前一亮。

“赵总曾说过,咱们不惜血本也要打造出陆虎M9,不是为了获得多高的销量、赚到多少钱,也不仅仅是为了锻炼研发团队、磨合供应链。”

“这款车重要任务之一,是打破国产车在人们心目中,劣质廉价的不良印象,让人们觉得国产新能源汽车,就是更先进时尚、更豪华舒适!”

“这个任务一旦完成,其他新品牌不一定能火爆畅销,但至少陆虎这个品牌下的其他车型,就能凭M9产生的好印象,获得较高的热度和销量!”

肖金骅笑道:“所以啊,既然昨天几百个嘉宾,都觉得这款车挺好、物超所值,咱们就应该继续再接再厉,在正式上市前把陆虎品牌打响。”

说罢,肖金骅就急忙拿出手机,打算邀请更多人前来品鉴体验。

只有陆虎M9这款车火了,陆虎这个品牌才会火。

也只有陆虎成了国产新能源第一品牌,也才能带动整个行业迅猛发展。

整个行业蓬勃发展起来了,早早就跟着赵瑞龙投资布局的他,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

为了让这款车名声大噪,肖金骅哪儿还顾得上那么多?

反正……挣钱嘛,不寒碜!

而另一边。

正在赴宴途中的赵瑞龙,自然不会和沈总探讨,如何大力发展新能源行业。

不管是新能源、半导体、互联网,还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器械……

众多蕴含新质生产力的高科技产业,该如何大力发展,两人早就讨论过了。

之所以方案还没有变成政策落实,当然因为政策的拟定与审议还需要时间。

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专家论证评审之外,当然还少不了利益博弈。

此时此刻。

即将为乔布森总统送行的两人,自然聊的是两国关系如何相处。

虽然世界不同,但人性相通,且历史发展走向基本一致。

所以赵瑞龙对两国关系发展走向的预判,自然是并不乐观。

“君以此兴,必以此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