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河西军校三期,金州武备学堂

由一名武卫军百户带着他们前去河西军校。

只不过,其中一人早就认出了这名百户的身份。

两人逐渐的并行走在了一起。

武卫军百户原本严肃的脸庞上,瞬间露出激动的笑容,轻声的喊道:“大哥~”

第六镇百户同样笑道:“好小子,不声不响之间,竟然成了武卫军的百户了啊。”

“好样的。”

这两兄弟正是杨家兄弟。

弟弟杨守敬刚刚被正式任命为武卫军百户,统管两百名精锐铁骑。

而哥哥杨守正,目前在第六镇担任代百户。

在之前的东都之战中,两兄弟都立下了不小的战功,肯定会晋升。

只不过,第一镇和第四镇驻扎在金州的缘故,其中的将领都是第一批晋升的。

接下来才轮到其他四镇。

此次这些第六镇将领们来龙城,除了参加河西军校第三期的培训,就是接受李骁的亲自授职。

杨守正这个代百户肯定会被扶正,甚至还能往上升一级。

“能当上这个百户也是大都护抬爱,原本以为能当个副百户就不错了,毕竟这可是武卫军啊!”杨守敬一脸崇敬的说道。

杨守正颇为自豪的点头:“这是我兄弟厉害,大都护更是慧眼识英才。”

“以后在武卫军中好好的干,别给咱们杨家丢脸。”

而这个时候,同行的第六镇军官们,也知道了这是杨守正的弟弟,距离感瞬间拉近。

相互之间又坎起了大山。

不久后,众人来到了河西军校。

这只是一座位于龙城东北角的院子,占地二十几亩,仅供这些将领们住宿和日常学习,训练则是要出城。

红色的大门巍峨耸立,外面放置着两座一人多高的石狮子。

一名第六镇的百户,轻轻碰了下杨守正的胳膊,指着大门上面和左右的字问道:

“老杨,你认得字儿多,这上面写的是个啥啊?”

杨守正仔细看了一眼,眼眸之中却是闪过了疑惑,有点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上面那四个字,应该是河西軍校。”

“至于左右两侧,这……”

杨守正很是怀疑,这到底是不是汉文啊?

他也毕竟是将门之后,父亲曾经在西夏担任将军,自小熟读兵书,识文断字根本不成问题。

但却发现,自己竟然只能认出一半字而已。

杨守敬则是解释说道:“这幅字,是大都护亲自为河西军校提写的。”

“铁马冰河,到此须抛儿女态;黄沙万里,从今只效虎狼威。”

“至于字体,则是大都护发明的简化版,也是咱们此次学习的任务之一。”

古代的文字和后世的简体字有些是一样的,但也有很多书写复杂。

比如说第一句,古代的繁体字是‘鐵馬冰河,到此須拋兒女態。’

连在一起或许能通过前后猜出它的意思,但单独拿出来就不确定了。

李骁要在北疆推行汉化,让更多的人识文断字,肯定要将字体简化,更方便书写。

可其他将领闻言,立马面露愁苦。

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让我们学这些字?”

“还不如让老子回去杀一百个蒙古人呢。”

“这些字,它认得我,我不认得它啊!”

都是一群大老粗,连自己的名字恐怕都不会写,让他们学习?

学个屁啊!

反倒是杨守正没有任何担忧,毕竟本身就有底子在。

很快就能学会这些简单写法的字体。

他反倒是对这幅门联很欣赏。

口中轻轻念叨:“铁马冰河,到此须抛儿女态;黄沙万里,从今只效虎狼威。”

越读越觉得惊艳,轻声说道:“大都护果真是文武全才,非我等能及也。”

等到一行人走进大门,入眼便是一个比较宽阔的校场。

树立着两块石头,分别用朱砂写着:“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这次,杨守正是认识的,眼眸一凝,惊叹说道:“杀气好重啊。”

“不愧是河西军校。”

“这次我等是来着了。”

等他们入校之后,发现第一、二、四镇的军官们已经到来,与第六镇的很多人之前都是战友兄弟。

相互之间聊的火热。

又过了几天,第三镇和第五镇的军官相继抵达。

共计三百人,全部都是北疆六镇的百户级别人物。

有些是正式的百户,有些是代百户,学习结束之后便会转正,其中一些人还会被提拔成为副千户。

全凭李骁的决定,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战功和成绩考核。

这一日,三百名百户被集中到了校场,密密麻麻的一片,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红黄白三色甲胄。

不久后,李骁身穿暗金色棉甲,头戴金羽缨盔,手抚龙头骑兵刀,大步流星的走到了所有将领面前。

犀利的目光扫视着众人,微微点头,大声的喝道:“这次把你们都叫来,不是本都故意折腾你们。”

“是给你们升官的机会,也是为了能让咱们这些老兄弟们,和本都一起叙叙旧~”

“你们有些人是百户,有些人是代百户,都是我北疆的肱骨,都是我六镇的中坚力量。”

“更是我李骁的生死兄弟!”

“你们会在河西军校待一个月时间,在这期间内,会有专门的人教授你们识文断字。”

听到李骁这话,这些百户们顿时发出一阵凄惨的轰叫,就像是听到不放假的小学生一样,鬼哭狼嚎。

让他们学习,还真不如让他们真刀真枪的去和敌人拼杀呢。

“呵呵呵~”

李骁笑了,站在高台上,轻轻的走动,一副无奈的样子摇头。

“你们也别觉得是本都故意为难你们,让你们这些大老粗们多学几个字,也是为你们好。”

“一个月后,谁要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本都就撤了他的职,让他去掏马粪。”

李骁并不需要他们学会太多的字。

都是二三十岁的人了,脑子基本已经定了型,很难再学进去不感兴趣的东西了。

至少让他们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一些简单的字就足够了。

更深奥的,就要看下一代将领了。

不过,若是有人能学会更多的字,的确能令李骁高看一眼。

因为这代表着他的学习能力强,脑袋聪明,有潜力值得去培养。

在同等战功的情况下,李骁肯定会优先提拔这人为副千户。

但李骁开办河西军校的真正目的,并非是让这些将领们学文习武。

实际上就是四个字,统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