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瞬间

上帝的殿堂在辉煌的曙光中升起。

光的巨流

把彩霞的波浪

涌向乐声缭绕的天堂。

一团团雾霭

滚滚升起,好像带走了

压在世间的全部黑暗,

融入神的黎明光辉。

仿佛有无数的声音从深渊冲向霄汉,

成千人在一起悲诉。

他好像平生第一次听到

人间的全部苦难,

悲诉自己不堪痛苦的哀号

越过大地,疾呼苍天。

他听到的是弱小者们的声音:

以身相许错了的妇女们的声音、

自嘲自叹的妓女们的声音、

始终受人欺凌者的内心怨怒声、

从来没有笑容的孤独者的悲哀声,

他听到的是孩子们的抽噎声、哭诉声、

那些被偷偷诱奸的弱女子的悲怆叫喊声。

他听到了一切被遗弃、被侮辱、麻木不仁、

受苦受难者的声音,

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殉难者的声音,

他听到他们的声音

以高亢的音调

冲上寥廓的苍穹。

而他仿佛看见

只有痛苦向上帝飘然飞去,

幸运极少的沉重生活

依然把他们拽留在地。

然而,在倾诉地上苦难的齐声哀号

阵阵袭击下,

无垠的天空已愈来愈亮;

他知道,

上帝将会听到他们所有人的声音,

上帝的天堂已响起慈悲之声!

上帝不会审判可怜的人,

只有无限的怜悯永照他的天庭。

人间处处是瘟疫、战争、死亡、饥馑,

于是这个死里得生的人竟觉得

受苦受难倒是乐事,而幸运却成了痛苦

闪闪发光的天使

已降临大地

把痛苦中产生的圣洁之爱的光辉

深深地照亮大地的正在寒颤的心扉。

此处原文是dieApokalyptischenReiter,直译是:《约翰启示录》的四骑士,因这四骑士分别象征瘟疫、战争、饥馑、死亡,故意译如此。

这时他好像跌倒似的,

跪下双膝。

他这才真切地感觉

充满苦难的整个世界。

他的身体在哆嗦,

满口白沫,

面部抽搐,

幸福的泪水

滴湿了死囚服。

因为他感到,

只有在触到了死神苦涩的嘴唇之后

他的心才感受到生的甜蜜。

他的灵魂渴望着去受刑和受折磨,

他清楚地意识到,

这一秒钟里的他

正如千年前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一样,

在同死神痛苦地一吻之后

又不得不为受难去爱生活。

士兵们把他从刑柱上拉开。

他的脸苍白得死人一般。

他们粗暴地

把他推回到囚犯的行列。

他深深地陷入沉思

因而目光奇异,

是卡拉马佐夫把一丝苦笑挂上他抽搐的双唇。

这是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著名长篇《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反映了作者在心理、伦理、政治和哲学中不断探索的社会哲理,完成于1880年,但构思于19世纪50年代初,亦即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刑之际正在构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