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兴四将,韩峻其人

在霍家军众将士的哄笑声中,踏白军统制策马上前,小心翼翼的询问道:“将军,韩峻撤兵了!”

“咱们,要不要顺势追击,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追击,追个屁?”

闻言,牛皋一瞪眼,没好气的说道:“元帅的将令,是让咱固守牛蹄关和哀牢关,不让韩峻的一兵一卒进入朱仙镇;”

“再者,你看这韩峻虽然下令退兵,其麾下兵马却是进退有序,咱们这个时候若是轻易追击,万一中了韩峻的奸计,遭到敌军埋伏咋办?”

“传令下去,未得本将将令,一个兵一匹马都不能离开牛蹄关!”

“末将得令!”

......

让韩峻作出撤兵决定的,是刚刚从汴京城赶回来的韩家军斥候,所带来的军情奏报。

奏报上说,霍无畏已兵不血刃的收复了大唐旧都汴京,伪齐皇帝刘元璋不战而退,弃城逃亡。

奏报上还说了,有十八路北方抗金义军响应霍无畏“继续北伐,直取汴京”的号召,纷纷率部赶到汴京城,投到霍元帅帐下。

所以,得知此消息后,韩峻当即便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他很清楚,既然汴京城都已经被霍无畏兵不血刃的收复,自己再率兵和霍家军的牛皋、马龘在牛蹄关、哀牢关打这一仗,无论输赢,都没有任何意义。

三日之前。

当朝皇帝陈璟,不仅派大唐龙骑将班师回朝的诏书,直接下到韩峻帐中,更是还给了他一纸亲笔密诏;

密诏上的内容,是让韩峻相机行事,阻止霍无畏继续北伐。

若霍无畏抗旨不遵,可视作谋反,剥夺其大唐王朝北伐大元帅之职,改由北伐右路军大将军韩峻接任,并授权韩峻全权处理平叛之事。

作为南唐王朝的“中兴四将”之一,已是不惑之年的韩峻,在接到唐元宗陈璟的密诏之后,敏锐的察觉到他的机会来了。

皇上此番下旨退兵,想来是要对霍无畏,以及其麾下的霍家军动手的前兆。

这十年来,历经四次北伐之后,少年成名的霍无畏实在是锋芒太甚,已隐隐有功高盖主之势。

尤其是在北方各地百姓的心目中,霍元帅的威名甚至远超当今圣上。

坊间更是有一说法,世人只知霍元帅而不知皇上,只知霍家军而不知朝廷。

这要是再让霍无畏收复了旧都汴京,那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将直逼三百年前的大唐开国皇帝陈怀安。

到那个时候,对于封无可封的霍无畏而言,他是否还会心甘情愿的当个大唐王朝的“中兴之臣”,这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对于皇上的班师令和那一纸密诏上的内容,韩峻是很能理解,也很愿意不折不扣的执行皇帝的圣谕。

说到底,同样是身为大唐“中兴四将”的韩峻,对于霍无畏这些年来的威望和战功,是相当羡慕和嫉妒的。

更是不甘心,永远就这样被霍无畏压过一头。

他韩峻从军二十余年,为南唐王朝的建立和稳定,那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这四次北伐以来,他韩峻硬仗、恶仗也没少打,他麾下的韩家军将士也没少马革裹尸还。

凭什么仗是大家一起打的,血是大家一起流的,到最后所有的军功和光芒,却全都算到了你霍无畏一个人的头上?

这,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