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朱元璋即将离开

朱元璋点了点头,略带担心的说道:“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随后班师回朝!”

虽然胜了,但此战的任务虎牢关之战李世民是一战定乾坤,直接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可他却经历了多次大战,甚至损失也远超原本李世民的损失。他没有李世民完成的那般出色,担心会影响最终任务完成的结果。

房玄龄看出了朱元璋的心不在焉,他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此战已经胜了,可朱元璋看起来并不开心。只能拱了拱手退出去,协助处理战后事宜。

当晚,天策府众臣齐聚朱元璋的营帐内。朱元璋见他们到来,神色平静,似乎早有预料。毕竟战事已毕,他们自然会来询问李世民的归期。

“阁下!”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拱手问道,“如今王世充与窦建德皆已被我军击败俘虏,按您之前所言,您的任务也已达成。不知我们的秦王何时才能归来?”

朱元璋轻叹一声,眉宇间浮现出一丝忧虑:“世民不久便能回来。如今这副本任务无论成败,都已结束。眼下只需等待那仙家法宝或小逸的消息,我们便可离开了。”

长孙无忌闻言,心中稍安,但见朱元璋神色凝重,不禁疑惑道:“阁下为何如此忧虑?我们不是已经大获全胜了吗?为何您仍显得心事重重?”

朱元璋摇了摇头,语气沉重:“这虎牢关之战堪称世民的巅峰之战,相比之下,我的战绩却逊色不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原本历史上窦建德应在虎牢关被击败,如今他却跑到了关中。我担心这任务最终可能无法算作完成。”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宽慰道:“吉人自有天相。无论过程如何,结果终究是相同的。阁下定能得偿所愿,完成此次任务。”

朱元璋闻言,勉强笑了笑:“你说得对!结果已成定局,与其在此暗自伤神,不如趁此机会与各位好好道别。”

他目光转向长孙无忌,语气忽然严肃:“长孙无忌,我来时有人特意嘱托我与你带句话。你是外戚,世民在时能容忍你,可世民若不在了呢?你想做霍光?可历史上的权臣,大多没有好下场。其中的利害,你自己斟酌。”

长孙无忌听后,脸色微变,沉默不语。朱元璋的话虽未点明,但他已听出弦外之音——自己在李世民死后将成为权臣,且结局堪忧。

朱元璋不再理会长孙无忌,转而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玄龄,你无需多言,继续走下去,定能名留青史。克明,你要多保重身体。原本历史上,世民登基后仅四年,你便病逝了。”

接着,他又对众武将说道:“你们这些武将大多寿终正寝,无需多虑。不过,有一事我必须提醒你们。原本历史上,玄武门之变后,突厥的颉利可汗率二十万骑兵直逼渭水河畔!大唐措手不及,只能任由突厥烧杀抢掠。虽然后来颉利撤兵,世民与他在渭水河畔斩白马立下渭水之盟,但大唐国库几乎被掏空,导致贞观初期的旱灾与蝗灾面前,朝廷竟无力赈济百姓。这渭水之盟也被世民与你们视为奇耻大辱。如今因我之故,虎牢关之战已有了不同的走向,所以你们务必对突厥南下之事与贞观初期的天灾早做准备。”

朱元璋的话如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他所提及的每一件事,稍有不慎,都可能给大唐带来巨大的动荡。就连长孙无忌也暂时抛开了自己的心事,与众人一同陷入震惊之中。

片刻后,天策府众臣在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带领下,深深向朱元璋鞠了一躬。然而,他们并未开口言谢,唯恐声音过大,引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