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这个窦建德不太一样

凌敬自信地点了点头,解释道:“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其一,夏军必定进入无人之境,取胜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其二,此举还能开拓领土,招收兵马,使国势更加强盛。其三,关中的唐军必定受到震动,必定会选择回援,否则长安城将朝不保夕。如此一来,郑国洛阳之围自然会解除。”

窦建德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忍不住拍手赞叹道:“此计甚妙!若按此计行事,唐军主力都集中在洛阳和虎牢关,我们一旦进攻北边的河南、山西一带,便可直接威胁李渊所在的长安。而且这样我们还不用直面虎牢关和李世民。李世民虽年轻,但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是李家麒麟子,带兵打仗这方面天下能超过他的人不多。包围洛阳的同时,还能将我死死挡在虎牢关之外而不漏一点破绽,真不愧是李世民。”

看到窦建德有采纳建议的意向,王世充的使臣顿时慌了,急忙劝阻道:“夏王!万万不可!如今洛阳城被唐军围困已有月余,城中的粮草岌岌可危。若此时离去转攻其他方向,恐怕洛阳朝不保夕。如今夏王率军援助我主已是天下皆知,若北上的途中洛阳被攻破,那岂不是要背上畏敌如虎、背信弃义的恶名?到时恐怕有损夏王威名啊!”

使臣话音刚落,下方的一些将领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一个个表现得仿佛都是为了窦建德考虑,令窦建德一时之间动摇了决心。

窦建德性格上的最大缺陷就在于耳根子太软,容易被人误导,过于注重名声和感情用事。他原本历史上最终的失败,也正是败在了这种性格上。当初凌敬提出的北渡黄河攻取李唐土地的计划,堪称完美。

然而,窦建德过于在意名声,担心被人骂背信弃义,同时又耳根子软,经不住王世充使者和一些部将的劝说,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当时,窦建德被李世民凭借虎牢险关阻挡,无法通过,无数次出兵挑战都被李世民打了回去,双方陷入对峙。窦建德没有采纳凌敬的建议,最终反而将自己陷入了绝境。

窦建德再次陷入犹豫,最终决定暂时搁置凌敬的计划。他心里盘算着,再猛攻几天虎牢关,若能一举攻破,那便万事大吉;若无法攻破,到时候再采纳凌敬的计划也不迟。

这几日,窦建德逐渐察觉到唐军的粮草似乎也开始告急,甚至需要到黄河北岸牧马。然而,窦建德心中疑虑重重,拿不准这是真是假,担心这是李世民的诱敌之计,故意引诱他出击。

不过,窦建德的想法逐渐发生了变化。他打算趁机偷袭虎牢关,但并未打算动用全部兵力。他计划,若有机会便率军强攻;若发现是李世民的计策,那有身后的主力部队兜底,损伤也不会过于惨重。这样一来,他便有借口采纳凌敬的建议,转攻北方。

然而,窦建德终究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这边他刚部署好战术,另一边李世民的探子已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内心狂喜不已。因为这一幕,李世民曾与他详细讲过!这正是整个虎牢关之战最终决战的导火索。

于是,朱元璋决定踩着李世民的老路,依计行事。

“哈哈哈!天助我也!世民之前和咱讲过这事,没想到终于来了!明天咱决定将计就计,故意卖个破绽给窦建德。咱挑选了一千匹战马到黄河北岸牧马,引诱窦建德出来决战。到时咱虚晃一枪,到了黄河北岸做一番表演,暗中立即返回虎牢关迎击窦建德大军。”朱元璋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