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李善长最恨的人

“这不就相当于被关在监狱里了吗?”姜逸顿时兴致大减。

【可以这么理解。】

姜逸叹了口气,转头向嬴政等人解释起来。嬴政等人听后,先是震惊,随后又露出狂喜之色。他们自然也想到了姜逸所说的“长生”可能。作为帝王,谁不渴望长生呢?

然而,随着姜逸进一步解释,嬴政一行人的热情也逐渐冷却。他们渴望长生,但绝不愿以失去自由为代价。这样的“长生”,与囚禁无异,反倒不如一死来得痛快。

“世民啊,你觉得我那些文臣武将如何?他们可是早早便认出了你的身份。”朱元璋得意洋洋地说道。

“确实厉害。文有刘伯温,帅有徐达,将有常遇春,就连你那侄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这班底,难怪能一统天下。”李世民对朱元璋的班底赞不绝口,尤其对刘伯温和常遇春颇为欣赏。

“刘伯温确实非同凡响。我猜他认出我后便开始布局,竟硬生生等到大战结束才挑明此事。老朱啊,你说这对你是好是坏?他们没有立刻揭穿,是否意味着你这大帅在他们心中并非不可或缺?”李世民说着,忽然想到什么,忍不住调侃起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一沉,愤然道:“这刘基,一向瞧不起我泥腿子出身。或许在他心中,天下远比我这大帅重要得多!不过我可以肯定,我的兄弟们绝不知情,否则即便不打这一仗,他们也定会先找到我!”

“泥腿子又如何?你能以布衣之身定鼎天下,足以证明你的才智!刘伯温虽算无遗策,有鬼神之谋,但他终究只是个谋士。这样的人若活得太久,恐怕连帝王也会忌惮。谁也不想再出一个司马懿。”出乎意料的是,赵匡胤竟为朱元璋说话。要知道,两人初识时可是水火不容。

“哈哈!这样的人,朱叔手下可不止一个。李善长虽不及刘伯温足智多谋,但两人各有所长。刘伯温如张良般善谋,李善长则如萧何、诸葛亮般擅长内政。虽不及萧何与诸葛亮,但在那个时代,李善长也算得上顶尖之才。”姜逸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忍不住插话道。

“李善长?司马懿?这些人有何典故?”嬴政疑惑地问道。

李世民和杨坚便向嬴政与同样困惑的刘彻解释了司马懿的事迹,听得二人连连摇头,直呼离谱。

“一人耗死曹家三代,这司马懿的致胜秘诀莫非是养生?”刘彻嘴角抽搐,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明明此事与他大汉有关,但他却不知该如何评价。

“那李善长又是怎么回事?”嬴政再次问道。

这一次,除了姜逸、朱元璋和朱棣,其他人皆是一脸茫然。就连朱元璋,若非读过史书,恐怕也不甚了解。

“大明初立时,李善长曾担任宰相。后来因一些变故,朱叔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当时李善长虽已卸任,但仍受到牵连。朱叔对李善长原本极为器重,甚至在他生病时亲自探望,若实在抽不开身,也会让标哥代为看望。”姜逸缓缓道来。

“这不是很好吗?堪称千古佳话。”杨坚不解地问道。

“确实如此。若李善长早早离世,或许真能成就一段佳话。然而,李善长告病在家后,却愈发精神矍铄。朱叔从中年熬到白发苍苍,李善长却依旧健在。有司马懿的前车之鉴,朱叔不得不对他心生疑虑。最终,在朱叔的授意下,七十七岁的李善长被诬告谋反,又因胡维庸案的牵连,满门抄斩。若说李善长最恨谁,司马懿首当其冲,就连朱叔也得排在他后面。”姜逸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