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臣们都不说话,朱元璋也能明白他们心里的想法,说道:“既然没什么事,那今天早朝,你们就和大唐的各位贤臣交流一下。如果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儿,都够你们受用良久。”
朱元璋都发话了,众人也开始向房玄龄几人围去。
李善长为首的文臣围着房玄龄,徐达为首的武将围着李靖。
长孙无忌和魏徵没几个人敢去搭话。长孙无忌后期作为大唐的权臣,与他搭话想做什么?把朱元璋熬死后做大明的权臣?还是想学司马懿?怕不是朱元璋死前让你九族一起陪葬。至于魏徵,真学到了魏徵的皮毛,岂不是死的更快!那上面坐的可不是李世民,那可是朱元璋!
李世民对于魏徵身边没人早有预料,毕竟虽然和朱元璋交流不多,但也能看得出来这位杀气太重,把魏徵放在朱元璋这,估计当天就得下线。可长孙无忌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什么他身边也没人?难道长孙无忌后面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让这群大臣忌惮?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打算回去后就好好看看那本唐史,看看他长孙无忌究竟做了什么。
长孙无忌面色同样不好看,李世民想到的他也想到了。自己的野心自己清楚,现在李世民年轻力壮,他也不敢冒头,如果真要是李世民走在他前面,那以他对权利的渴望,恐怕真能做出一些让皇帝无法容忍的事,比如排除异己,比如做像霍光那样的权臣。
朱标看着长孙无忌和魏徵身边冷冷清清的,也不能折了二人的面子,主动与二人交流。
长孙无忌有野心,可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是真的有能力。
李世民看着下方谈吐有序初具威严的朱标,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羡慕,对朱元璋说道:“朱兄,世民有一个不情之请。”
“哦?世民尽管说。”朱元璋大气的说道。
“高明现在十二岁,虽然有名师教导,可对治国这方面终究还很稚嫩,而且以后想做一个优秀的皇帝光靠学习可不够。今天看到朱兄的太子,贤侄已有一代明君的风范,世民心中羡慕。所以,世民想把高明送过来,让他跟在贤侄身边学习一阵子。朱兄放心,高明虽小,可各方面也还算优秀,不会影响到贤侄的。”李世民羡慕的说道。
“哈哈!世民好眼光!咱这辈子总共有三件事值得骄傲。一是布衣之躯定鼎天下;二是遇到了妹子;三嘛,就是培养了标儿。没问题,过后你就把高明送来,那也是咱的侄子。咱年轻的时候一直在打仗,咱的那些孩子都是标儿带着。标儿也确实做到了,长兄如父,咱的那些孩子没有不信服标儿的。让高明跟着标儿,别的不敢说,至少对待兄弟这方面,标儿一定能教好他。”朱元璋骄傲的说道。
“多谢朱兄,以后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世民一定全力以赴。”李世民听到朱元璋答应后,松了一口气,保证道。
下面,李善长和房玄龄还挺聊得来,徐达作为大明的军神和李靖也很有共同话题。尤其是徐达对燧发枪和红衣大炮的使用,也让李靖受益良多。
“朱兄,我这次来还想看看土豆和火器,不知道是否方便?”李世民也没忘了此行的目的。
朱元璋也不在意,说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吴吉祥,去告诉妹子,让她在乾清宫设宴,咱和世民看完土豆和火器后要好好招待大唐的各位。”
“奴婢遵旨。”吴吉祥应道。
紧接着,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先看了土豆的长势,由于种下刚两个月左右,土豆还没长成,但每一株土豆苗下也挂满了不少的果实,只不过有点小。
紧接着又在城外给李世民演示了燧发枪和红衣大炮,给李世民看的热血沸腾,忍不住上手开了几枪,放了几炮。
都看完后,朱元璋带着李世民一行人回宫,设宴款待众人。
长孙皇后没来,马皇后打个招呼后就离开了。
大明方面,朱元璋、朱标、朱棣、李善长、徐达。
大唐位面五人加上姜逸总共十一人开始在乾清宫拼起酒来,喝的还是姜逸买的现代白酒。
……
永乐位面,朱高煦和朱高燧所带领的大明军队已经登上倭岛。
朱高煦和朱高燧兵分两路,按照姜逸给的金矿银矿图纸一路杀了过去。
为了追求速度,两人见人就杀,直到姜逸所标记的银矿位置,又派人抓奴隶给他们开采金矿银矿。
留下四万人看守倭国人采矿,剩下的六万人在朱高煦二人的带领下向四周扩散,见人就抓,敢反抗的直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