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魏国公!徐达!

“太子殿下,这宝船所需要的龙骨必须是整根的原木,还得是铁力木。这种树木我大明境内目前少之又少,所以搜寻能够做龙骨的木头就需要不少时间。如果能保证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微臣有信心两年内打造这样一支船队。”侍郎李敏站出来说道。

“宝船需要的木头哪里有?你们告诉孤,孤来想办法。还有,船队是重中之重,只给你们一年的时间,若是一年后父皇没看到船队,后果想必你们比孤清楚。”朱标说道。

黄素和李敏听后冷汗直流,这要是无法按时完成朱元璋的任务,耽误了朱元璋的事儿。到时候自己肯定是保不住了,就怕家族也同样保不住。

李敏咬了咬牙,说道:“太子殿下,若是能够保证材料和人员充足,臣有信心一年内将船队打造出来。”

“好!李侍郎果然是国之栋梁!如果一年后孤能够看到船队,那孤保证,你就是下一任工部尚书。可如果你要是没能按时完成,那到时候,父皇生起气来,孤也保不了你。”朱标软硬兼施。

“臣,谢太子殿下。”李敏苦笑着说道。

黄素表情复杂的看着李敏,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为李敏感到开心还是悲哀。

“话已至此,你们告诉孤。宝船需要的原木哪里有,中原没有的话就派人出去找,不给的话孤派人去取!”朱标的话中充满信心,作为太子,如果哪天朱标说要对某个地方用兵,恐怕整个朝廷没有人会反对。

“殿下,据臣所知,适合做宝船龙骨的是一种叫做铁力木的树木。这种树北方没有,多生长在南方,可如今这种树木经过中原几千年来的消耗已经所剩无几。不过云南那边应该有不少,前些日子陛下派颍川侯出兵云南,算算日子也快过去两个月了,想必云南那边很快就能平定,到时可以将云南那边的铁力木运来做这宝船的龙骨。”李敏说道。

“既然如此,孤稍后就传信给颍川侯。让他在当地征调民夫运送铁力木。李侍郎,还需要什么你一会儿列个单子,无论人还是物要多少孤给你多少。孤就一点要求,不要辜负孤的期望。”朱标对着李敏说道。

“臣必不负殿下所托。”李敏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好,既然去如此,两位侍郎就先退下吧。黄侍郎,三日后,父皇还有一众勋贵要亲自测试这燧发枪和红衣大炮,好好准备着。”朱标说道。

“是,殿下。”黄素道。

“下去吧。”朱标对着二人说道。

“臣等告退。”黄素和李敏异口同声道。

看着两人离去后,朱标继续批阅奏折。朱元璋已经去休息了,他不能再休息,这些政务他们父子二人总要有一个人留下处理。

永乐位面一行人回去之后就要简单的多,毕竟宝船都是现成的。当天朱棣就命人全力制作燧发枪和红衣大炮,并派朱高煦和朱高燧领兵十万,分五次运送到倭岛,发动灭国之战。

……

次日下午,浩浩荡荡的部队向京城驶来。队伍渐近,城中百姓纷纷涌至街边观望。只见徐达骑着马威风凛凛地走在前列,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太子朱标率领众人出城相迎。朱标脸上洋溢着笑容,“魏国公此次凯旋,扬我大明国威,为我大明消除隐患,实乃我大明之幸。”

徐达赶忙下马行礼,“全仰仗太子殿下后方统筹,陛下圣明决策,末将只是尽绵薄之力罢了。”

进城后,为将士准备的宴席早已备好。宴会上,歌舞升平。酒过三巡,徐达和朱标接到朱元璋的旨令,让朱标带着徐达和蓝玉进宫面圣。

朱标、徐达和蓝玉三人立刻进宫。朱元璋端坐在主位上,眼神威严却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

“拜见陛下。”徐达和蓝玉齐声参拜。

朱元璋微微抬手示意免礼,目光在徐达身上停留许久,缓缓开口:“魏国公,此次出征,你可是立了大功。”

徐达谦卑地低头,“上位谬赞,此皆将士们用命之功。”

朱元璋忽然话锋一转,“咱听闻你在军中威望极高,甚至是不输于咱了?”

空气瞬间凝固,徐达心中一惊,但仍镇定回道:“上位,末将一心只为大明,众将士亦是忠于陛下,为国效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