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永乐朱棣与洪武徐妙云跨时空的相见

朱元璋和马皇后坐在主位,左侧依次是朱标、姜逸、洪武朱棣和徐妙云。右侧依次是永乐朱棣、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和朱瞻基。

宫女们纷纷上前给几人倒酒,醇厚的酒香一下子吸引了在场人的注意,就连徐妙云都端起酒杯仔细的看着杯中的酒水。

看着这些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主位上的朱元璋咧嘴一笑,说道:“咱大明,咱朱家得到上天眷顾,派小逸来帮助咱大明,让咱们今天能够有机会和大明永乐年间那边的亲人聚在一起。”

“小逸还给咱们带来了土豆这样的高产粮食及燧发枪和红衣大炮这种国之利器。今天借小逸带来的酒,先敬小逸!”

朱元璋说完,在场的人共同举杯敬向姜逸,随后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大口酒。

朱元璋和朱标之前喝过,两人抿了一小口就看向其他人。

徐妙云闻着浓郁的酒香没敢喝太多,倒没什么大碍。可永乐一行人和洪武朱棣一个个涨红了脸,紧接着强行将口中的酒吞了下去,随后便低头咳嗽起来。

“哈哈哈!”朱元璋看着几人略显狼狈的样子,当下便笑了起来。

马皇后瞪了一眼朱元璋,嗔怪的说道:“你看看你,都多大的人了,还像小孩子一样。坑爹的见多了,头一次见到你这样坑儿子的。”

一个小插曲很快拉近了几人的关系,一时间觥筹交错,氛围逐渐活跃起来。

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提朱高煦和朱瞻基的事儿。

宴席散去,徐妙云带走了朱高炽兄弟三人。洪武朱棣还想跟上去,被徐妙云赶了回来。

永乐朱棣担忧的看着四人离去的背影,马皇后察觉到永乐朱棣的担忧,安慰道:“老老四,你也别担心,你应该相信妙云。”

永乐朱棣压下眼中的担忧,勉强的笑着说:“娘,我和妙云相处那么多年,她的本事我了解,我相信妙云一定能够处理好的。”

“爹,之前听您说,您对建州女真动手了?他们不过是一个小部落,一直以来都挺安分的,怎么突然对他们下手了?”朱棣生硬的转移着话题,顺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朱元璋说道:“咱也知道建州女真不过是一个小部落,而且一直以来没做过出格的事儿。可咱告诉你,原本的历史上咱大明的江山最后就落在这建州女真手里。”

“听小逸说,这建州女真相较于蒙元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待汉人极其残忍,光死在他们手上的普通百姓就达到了千万。所以咱派出了天德、保儿和蓝玉,将女真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朱元璋的声音很平淡,却激起了永乐朱棣心中的滔天怒火。

永乐朱棣气场全开,语气中杀气十足:“什么!他们居然敢对我大明动手?第五次北伐就要开始了,到时候让岳父再来一次犁庭扫穴!”

朱元璋看着永乐朱棣身上的帝王威严和杀伐果断的性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今天不提咱也会和你说。以后不管哪个时空的大明,这建州女真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现在可能不行,没准以后咱们就能带大军去后世,到时候咱们这些做祖宗的给后辈出出气。”

姜逸在一旁沉吟片刻,说道:“四弟,可以的话,把你那边大明宝船的图纸带来一份儿。洪武这边也需要发展水军,如果能有你的大明宝船,洪武水军的发展速度一定会飞速提升。”

“对,老四!把大明宝船的图纸给咱来一份。还有你那什么永乐大典也给咱抄写一份,咱这边也需要一个洪武大典!”朱元璋直接开口向永乐朱棣索要。

朱元璋的厚脸皮让几人一阵无语,永乐朱棣说道:“爹,宝船的图纸好办,一会儿我回去取来就行。可那永乐大典不是一朝一夕能抄写完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您多宽限我一段时间。”

朱元璋想了想,同意道:“行,先把图纸给咱送来,至于洪武大典你多上上心,尽快也给咱弄来一份。”

“爹,您不是禁海吗?怎么突然要发展水军?”永乐朱棣疑惑的问道。

“禁海?咱是禁海了。可某些小兔崽子也没听咱的啊,都出了那么多次海了。”朱元璋扫了永乐朱棣一眼说道。

永乐朱棣听后有些尴尬,但还是厚着脸皮说道:“爹,我们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海外都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可出了几次海我才发现,海外遍地都是金银啊!我派三保(郑和)出了几次海,每次都能带回来几百万两的收益。”

“我能够多次北伐,除了老大居中调控,三保在海外赚的银子同样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