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因胡惟庸案连坐。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允炆被确定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六年洪武四大案最后一个蓝玉案爆发,曾经的淮西勋贵被朱元璋血腥屠戮。
朱元璋和朱标就挑一些重大事件看,所以很快就看到了蓝玉案。
朱标挑了挑眉,说道:“爹,那些淮西勋贵虽然骄横无理,可您也不能这样杀啊,我看着都觉得您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沉默良久,平视着身边的朱标,淡淡的说道:“那能怪咱?别说你看不出来。那蓝玉确实勇猛,古今往来封狼居胥的将军有几个?他蓝玉就是其中一个。所以哪怕他炮轰城门咱都能饶过他。咱为了谁?我还不是给你留班底?”
“按辈分,你还得叫蓝玉一声舅舅,所以他骄横跋扈咱都能忍。可是!你突然就去了,你让咱怎么办?咱辛辛苦苦培养了二十多年的继承人突然没了!”
“是,咱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就是爱屋及乌。咱是皇帝!咱立储君何必与其他人商量?可朱允炆毕竟不是你,哪怕当时咱的大孙还在,那帮骄兵悍将,尤其是蓝玉!咱都不会去动他们。”
“标儿你不孝啊,要不是你,咱也不会被都背负这晚年屠戮功臣的罪名。也许那时咱的这颗心也随着妹子和你一起离开了吧。”
“那时的咱眼中剩下的恐怕也就只有这大明了。吕氏是文官一脉的,朱允炆也降不住那帮骄兵悍将。所以,为了给朱允炆铺平道路,以蓝玉为首的那帮骄兵悍将就必须死!咱绝对不允许外戚干政的事在咱大明出现!”
朱元璋的声音铿锵有力,朱标去世后的朱元璋也许就已经疯了。挥起屠刀,大肆屠杀。
其实朱标看到蓝玉案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朱元璋的想法,扪心自问,把他自己放在朱元璋的位置上他可能也会这么干。
朱标是以仁慈出名,可真以为朱标仁慈那就大错特错,虽然是被朱元璋逼得,可洪武四大案朱标也的的确确办了三个,朱标就是一个有文化的朱元璋。
朱标叹了一口气,说道:“爹,儿子不孝,让您受苦了。”
朱元璋没说话继续看着手中的书。看到朱允炆即位大肆削藩,看到朱棣奉天靖难,看到朱棣五征漠北永乐盛世。
朱元璋缓缓的的合上书,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鼓励道:“标儿,咱始终坚信你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只要你还在一天,那大明就永远都是你的。”
朱标听懂了朱元璋的话,朱标没有意外的话他就是第一继承人,可如果朱标出了意外,那朱元璋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朱棣作为继承人。
朱标能理解朱元璋的想法,毕竟他做皇帝如何无法证实,可朱棣做皇帝后是什么样的已经有历史作为依据。
朱标没有纠结,并没有因为朱元璋的想法有什么不满,反而有些为朱棣庆幸。毕竟这就代表着朱棣可能也要被朱元璋侧重培养了。
“爹,看了这么多,您想好都和谁公布小逸的身份了吗?”朱标问道。
朱元璋一步一步的走向窗前,一把推开窗户,目光深邃,一字一顿的说道:“勋贵集团!”
“什么?您不怕那帮勋贵知道他们的下场后和您离心离德?这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掀起内乱啊!大明刚建国十四年,外患始终没有平定,此时在掀起内乱,一不小心大明就没了啊”
朱标有些震惊朱元璋的决定。
“咱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下场,咱就是要看看在提前知道他们的下场之后他们何等反应。”朱元璋平静的说道。
“可是爹,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一旦他们知道了,一定会有人反抗的!”朱标语气有些急促。
“反抗?内乱?乱不起来!只要咱还活着,他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此时的朱元璋杀气凛然,霸气侧漏。
朱标也没继续劝下去,他知道,一旦朱元璋决定的事除了马皇后以外,谁也更改不了。
“毛骧,去,传李善长、蓝玉、李文忠、傅友德进宫面圣。”朱元璋对着门外的毛骧吩咐道。
毛骧领命后就分别派人去传话。
朱元璋不紧不慢的解释道:“和这几个人说了,用不了多久 整个勋贵集团就都知道了。”
这么晚突然被叫来的几人都是一头雾水。
蓝玉性子急,问一旁的李善长:“韩国公可知这么晚,上位喊咱们做什么?”
李善长不紧不慢的回道:“想来是为了云南那边的战事吧。看来几位这次很可能领兵去云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