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清王李衡在民间口碑由来已久,未必见他做过什么让人拍手称快的事情,但因他长相儒雅俊秀,不似太子一般顽劣,所以也在民间落下了一个贤明的称号。
这老太婆听说他是洛清王府的主子之后,不免有点感激涕零,觉得这洛清王与传说中的并无二致。
而这河灯才在洛清王府中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由人用硕大的樟木箱子装着,抬着送进了东宫。
一连两个巨大的箱子摆到了刘玉瑶的门外,因太子妃尚未起身,所以就一直摆在那。
在宫中,消息传递最快的就是人的一张嘴。
所以李彻闻讯而来的时候,一看到门口摆着的那两口大箱子,顿时就皱紧了眉头。
“那什么东西!”
焦嬷嬷赶紧迎上前来,屈膝行礼,满脸堆笑:“殿下,这是洛清王府送来的。”
“洛清王府?”男人剑眉一紧已带薄怒:“他李衡不知道私相授受是什么罪名吗!”
“这……”焦嬷嬷说不出话来了,外官给东宫送东西一般都是纳在进贡这一条里头的,那要说私相授受,以后东宫哪还敢随便收东西啊。
只好又笑着说道:“许是王妃送给太子妃的回礼呢,前日王妃来探望的时候,太子妃娘娘送了好些东西吶。”
李彻又薄唇紧抿,脸色讪讪,不说话了。
他竟没有想到这东西有可能是刘玉环给太子妃的,而不是李衡。
在箱子上一点,对小安子使了一个眼色:“去,打开!”
“是!”小安子应声过去将箱子从外面打开,这不开不知道,一开吓一跳,虽然箱子沉重巨大,但里面装着的东西却是轻若无物。
只见在里头整齐码放着一排排纸做的河灯,有荷花的,美人的,月亮的,锦鲤的,做的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小安子面上一喜:“嘿,殿下,是河灯!”
“河灯?”李彻将其中一个拿在手上,有点郁闷的皱紧眉头“这洛清王妃也真够小气的,姐姐给她的东西价值连城,她却好,送这么些个河灯!”
然而,就在他看着手上的河灯时,不觉眸光一紧。
只见他手上的那个河灯竟然还写着两个字,这两个字虽然写的极小,但也并不隐蔽,一看就是河灯做好之后才写上去的。
这是一笔绝好的小楷,李彻并不陌生,因为他年幼习字的时候,还一度将这小楷当成了临摹的字帖。
这笔字来自他的父皇,他们兄弟几个都曾学过父皇的字,只是随着父皇年纪大了,很少耐着性子写小楷了,反倒是李衡那一笔小楷就好像和父皇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什么王妃给的回礼,摆明了就是李衡给的东西。
不仅他手上的河灯写着平安两个字,几乎每个河灯上都工工整整的写着几个字,有的是正硕,有的是如意,有的是芳华同期,有的却就一个乐字,其中意味几乎一眼可辨!
焦嬷嬷见太子扒拉着箱子里的河灯变了脸色,忍不住插了一句嘴道:“殿下?您找什么呢?”
李彻并未回答她的话,只是忽然直起身来,一把将手上的河灯撕了个稀巴烂。
焦嬷嬷脸色大变:“殿下,这是洛清王……”
“闭嘴!以后李衡送来的东西都不许往这里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