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二兴对机车厂的贡献

现在的二兴可是个小富家翁,不仅得到了近五千块钱的卖歌收益,每个月还有三个地方可以领固定工资或者国家训练补助津贴。

至于向阳自行车厂的年底分红,则是一直由王美芬掌握着。

原先的打算是主要用来贴补家用,可随着从去年开始,每一次的分红忽然暴增了一倍还多,已经达到了两千三百多块钱。

况且厂里说了,每一年的分红还会没有上限的提升,这就把王美芬给惊吓到了,有那么一段时间甚至开始觉得这笔钱拿着烫手了。

后来还是厂长江广河了解到这些情况,专门把杨运喜喊到办公室,解释了这笔钱的正当性,才算是让二兴的家里坦然接受。

至于为什么江广河肯主动出面,其实理由很简单,由于原配件厂的转产成功,一下让整个机车厂的三产收入优势体现了出来。

而且已经正式成为机车厂分厂的自行车厂,仅仅三年时间就成了全国同行业里的领军企业。

这不仅是机车厂没有想到的,也是把在部里的影响力,首次超过了同城的兄弟单位车辆厂。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机车厂从一开始的分出一个车间参与配合制造,已经演变成了四个车间的规模。

要知道机车厂一线的生产车间统共才二十个,一下子帮工厂分担了五分之一职工的负担,对这家厂子有多么的重要。

这样的明显变化,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眼里,是不是就成了香窝窝似的自力更生的表率?

因而,不仅厂里的领导在部里声誉大起,连带着整个铁路制造系统的计划安排,都出现了重大的政策性转变。

这种转变可不只是后知后觉的商业顿悟,还有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意识觉醒:

原来企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才是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