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矣!明公兴起义兵,四处征战,荡平天下暴乱,一心只为天下百姓谋得太平日子。这般功劳,纵观古今,无人能及。”
“如今这汉室江山,要不是明公在背后苦苦支撑,早就分崩离析了。封王,那是明公实至名归。况且,一旦封王,更能彰显明公的威严,让四方诸侯心生敬畏,不敢轻易造次。”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人支持封王,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有人则忧心忡忡,担心此举会引发天下动荡。
曹操静静地坐在那里,不发一言,只是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
他的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事情。
忽然,他的目光扫视一圈,最终落在了郭嘉的遗腹子郭奕身上,温和地问道。
“伯益,你素来聪慧,对局势也有自己的见解,你对此事怎么看?”
郭奕闻言,心中一紧,赶忙向前走了两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有条不紊地回答道。
“明公,以当下这复杂的局势来看,封王确实有其必要之处。”
“不过,为了向天下人表明明公对汉室的一片忠心,在受封之后,明公可更加尽心竭力地辅佐天子,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如此一来,既能稳固明公的地位,又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曹操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赞道。
“伯益所言,正合吾意。吾受魏王之封,绝非出于一己之私,实在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早日结束这乱世纷争,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众人见曹操心意已决,便不再多加反对。
于是,曹操被封为魏王之事,就这样在众人的议论与谋划中定了下来。
时光匆匆,不久之后,曹操又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立世子。
他膝下有好几个儿子,各个都才华出众,各有千秋,其中尤以曹丕和曹植最为出色,备受众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