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覆谅灭诚,一统江南!(上)

陈友谅称帝以后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处在应天的朱元璋。

经龙湾、江州战役之后,陈友谅距离自己的目标应天越来越近,最终他迎来了与朱元璋正面对抗的战役——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前,陈友谅信心满满,这份信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基础的。

在鄱阳湖中进行两军对垒自然是以水战为主,水战最看重的就是船只。

朱元璋应战时间较短,只能仓促准备,并没有来得及修造大的船只,有些战船甚至是从附近百姓那里临时征调来的渔船。

而陈友谅的水军则在战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用于作战的船只几乎是清一色的大帆船。

两军在水中对阵时,陈友谅军队的船只比朱元璋军队的船只高出了一截。

不管是放火炮,还是射箭,陈友谅的士兵都处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优势明显。

鄱阳湖战役前期,朱元璋的军队因为战船上的劣势多次吃亏,苦不堪言。

在危急的形势面前,朱元璋没有被困难打倒,也没有被陈友谅高大的战船吓垮。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陈友谅战船虽大,可是机动性差,在水上遇到危险难以很快做出反应。

朱元璋战船虽小,但却十分灵活。

于是朱元璋的部下充分发挥了战船灵活的优势,发明了一种叫做"没奈何"的战斗武器。

通过苇席做桶,里面填满火药,当双方靠近时,直接点燃火药并推向敌方船只。

陈友谅的战船即便发现对方来者不善也不能迅速掉头逃跑,只能眼睁睁看着战船被炸。

就这样,弥补了武器上缺点之后的朱元璋军队与准备充分的陈友谅军队开始进入了漫长的死磕状态。

在死磕前期,朱元璋险些被陈友谅的部下擒获,幸好擅长击射的常遇春一箭干掉了敌方的进攻头领,朱元璋才化险为夷。

在死磕前期,二人还不相上下,可是到了死磕后期,陈友谅似乎是打急眼了。

在漫长的死磕状态之下,陈友谅渐渐失去了耐心,他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于是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直接干掉朱元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