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顾茅庐,卧龙出山

“翼德所言有理。”

周围几名将领也出言附和,都认为应该先行一步。

“不可!”

刘备立马出声回绝。

“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今百姓归我,奈何弃之!”

“主公,追兵不久即至,可速遣云长、公祐往江夏求救于公子刘琦,叫他速起兵,乘船会于江陵。”

诸葛亮见刘备下定决心要与百姓一同,于是出言建议道。

“嗯,云长,就遵军师之令,同公祐速往江夏。”

“是!”

不知行军多久,夜幕悄然降临。

刘备看着赶了一天路,早已疲惫不堪的百姓,眼神愈发不忍。

“传令,今夜驻扎在景山。”

“是!”

“主公!不可驻扎啊!”

一旁的谋臣立刻出声制止。

“曹操已占襄阳,定会派兵追赶,我等行动如此缓慢,不待今夜过去,恐曹操追兵就已经赶到,到时...”

“兵困民乏,如何赶路啊!”

“如此走下去,倘若曹军追来,非但百姓不能保,主公亦危矣!”

“依先生之言?”

刘备眉头紧皱,转头看向出言的谋臣。

“主公应离开百姓,轻骑速至江陵,不然曹兵追来将大祸临头啊!”

“百姓从新野一路随我至此,历尽艰辛我怎能舍下他们不管呢?”

刘备还是一摇头,拒绝了谋臣的建议。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比百姓更重要的。

“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君轻而民贵啊!”

“今虽情势所迫,但我誓与百姓生死同依,同存同亡!”

“左右不可再劝!再传我令!驻扎在景山,让百姓好生歇息一夜,明晨尽早赶路。”

“令子龙保护家小,翼德断后!”

“是!”

因为刘备始终没有抛弃百姓,与民同行,故每日只能行进十余里,缓慢向江陵转移。

最终导致在长坂坡时被曹军追上,最终刘备败走汉津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