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4章 政

诡三国斐潜 马月猴年 6172 字 7个月前

他曾经以为农活就是耕地,播种,然后浇点水,这有什么啊?不是只要有手脚就能做的么?

结果现实狠狠的给他了一巴掌。

就像是上一次鄯善条约端到了他面前的时候,刘协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在了解一些情况之后,刘协沉默了。他放弃了大张旗鼓宣传,或是炫耀鄯善条约,也没有说就此就将其扔在一边,而是经常会召见那些西域之人,问一些西域的风土。

刘协之前搞过一次想要贴近民间,抓住乡老的活动。

出发点倒是一点都没有错。

对于这一点,刘协恨曹操,也恨斐潜,但是他又同时感谢曹操和斐潜。因为这两个人才是刘协成长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人。

他也想要务实一些,可是他没机会。

刘协搞不清楚这些,自然无法给与大汉百姓所想要的东西……

确实,民以食为天。

刘协坐在大殿丹阶之上,声音低沉但字字清晰,『昔日孔子游于鲁,观大河之水滔滔不绝,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仁德亦犹是也,源远流长,恒若江河,绵延不息。』

刘协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的群臣能说什么?

于是又是纷纷高喊天子圣明。

虽然同处于大汉国内,但就像是两个物种,刘协说的,百姓听不懂,百姓想要的,刘协不明白。刘协想要让百姓支持他,而百姓却在疑惑,他们不是已经支持了几辈子了么?还要怎么支持?再苦一苦,再累一累,可问题是大汉这么多年了,那个皇帝上台不是说要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要过上幸福的生活,怎么年年都要苦,岁岁都要累?

刘协不明白,大汉百姓也同样不明白。为什么大汉百姓明明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物资,粮草,可偏偏就是要过苦一苦累一累的日子,而刘协自己同样也不富裕,压根也谈不上什么铺张浪费,而那些官吏乡绅,却能拿走了整个大汉王朝一半以上的财富?

当然,若是刘协表示种地辛苦,要减租减税,那就要了朝堂百官的亲命了,非群起而攻之不可,让刘协知道没钱的日子究竟是如何悲惨,如何窘迫,那发臭的牛骨说不得就会出现在刘协的桌案上。

所以,刘协所能匀出来的东西,也就剩下『开闸放水』了,也就像是他父亲曾经做过的那样,出售皇权来达到一定的目标。只不过刘协学乖了些,用『仁德』和『兼听』进行包装,并且不是明面上收钱,所以就自然是个『圣明』天子了。

刘协在这个时候才深刻的感悟到自己面对的敌人,并不是类似于鄯善这样的外族外邦,而是在大汉之内的官僚……

两个在曹操和斐潜之下的政治集团,官吏合体,庞大且可怖。

<div class="contentadv"> 而刘协力单势孤。

刘协他现在,感觉到了极大的危险,正潜伏在四周。

不管是曹操胜,还是斐潜赢,其结果,对于刘协来说,都是极为可怕的事情。

因此他不断的挣扎,不管是之前给自己披上一个亲近农桑,体贴百姓的外衣,也不管是像是当下要开兼听言路,其实都是在试图在两强之间寻求一条活路。

时间不多了。

刘协站在大殿门口,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似乎是想要托举那个渐渐落下的夕阳,又像是要挽回渐渐湮灭的光明,但是很明显,光华在他的手上渐渐的收敛,暗淡,消失……

与此同时,也能体会到官僚政治的可怖,甚至毕生都在和官僚体系斗争的人,还有一个人

孙十万。

小孙同学这一段时间就很辛苦。

孙权其实知道江东之地有很多士族乡绅。

一些很愚蠢,愚蠢到认知只有在江东一地,就像是坐井观天的青蛙。

还有一些则是很嚣张。比如当年的严白虎之类的人物,觉得自己拥兵数万,便是不可一世。

当然还有一些很贪婪的,也有一些尸位素餐的,只懂得捞钱,张口闭口就是之乎者也,但是实际上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遇到这些江东士族,孙权都不会觉得诧异,因为孙权觉得,他还是可以带得动的,只要红线一勒,先动的带动后动的,江东这个破烂不堪的四套马车,多少还是能上路跑一跑的……

结果,让孙权极度失望。

这一次的江东西征,便是展现无遗。

在江东吴郡城西南,临近松岭之处,便是有一座掩盖在翠绿之中的深宅大院。

但看偶尔从树林之中露出的屋檐画角,便是能知道在此地的主人身份并不寻常,要知道即便是在江东富庶之地,也不是所有人能都盖上琉璃瓦,雕刻朱色梁的。

此庄园距离吴郡不远,正是宜动也宜静。

想要热闹,也就三四里,驱车须臾就是可以尽享灯红酒绿,想要安静,也可以在庄园之中闭门欣赏鸟语花香。

此处之地,便是姓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