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揶揄

“但,有这么一位国士。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苏太傅曾赞其: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此去曹魏当应否?否。挟天子以令诸侯,纵有千般理由,亦不可洗脱其罪。有己念而持者尚少,更论有才亦能坚者乎?以身事曹,大有如鱼得水,龙入四海之势。却非要蹈一州之土主动对抗强魏十倍之地,系蜀国安危于一身,而从未退却半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又需要多大的忠心?当今天下,战休不过十载。虽宋、辽两国盟,然金亡我之心不死,寄希望于长城?燕云?阻外敌乎?难,难,难。”

“常言道:事在人为。诸葛孔明是一盏明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双国士。是当今三国鼎立之时最需要的榜样人物,其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哪般?为了那三顾茅庐,为了刘汉正统,更为了天下苍生。”

宋文丰说了不少话嘴里发干,执酒壶猛灌一口后方道:“道义所在,即为正统!宋某无甚他法,唯有著《三国》,但愿能有一二才人见孔明而思齐。那些在外的人儿,不奢求你们如徐庶一般不出一计,只望诸位早些回家。这里有三千年不灭的传统,这里是你们祖辈生长的地方,亦有你们的同胞。”

他最后一段话说的很大,大打感情牌。

“宋爱卿的一番苦心,可为我大宋召回多少能人志士。众位爱卿!在此,朕替天下苍生,谢过宋爱卿。”赵瑗是感动的,宋文丰不仅有远超同龄人的见识,更有着强大的气魄。他知道、也了解人才的重要,更关键的是宋说书言语间透露出他赵瑗是正统,是值得被守护的中华传承。

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没打算拍马屁的宋文丰,说巧不巧的拍对了地方,正合官家心意。两壶酒下肚,宋文丰已有微醺的飘然之感,欲下笔千言一执,忽听闯殿人报:

“金海陵王弑主夺位,昭天下:帝闻萧太后与宋……宋皇后绝色,于中都城备好两院,静待二位佳人爽心行乐。望宋、辽二帝成人之美,不吝交换,帝当以万马回赠,示三国之好。”

整个大殿之内,因此一诏炸开了锅。

文臣撸起了衣袖,大有上阵杀敌之势。将军戴上了头盔,对着空气不停地挥舞着双臂。不少禁军拔出了佩剑,嘶喊道:杀。杀。杀。

宋文丰对此报存疑。今日开大朝会,照例没有安排金国使节参加,怎就这么巧海陵王弑主,且发了诏书。恐怕是金国早已准备妥当,静待时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