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见月明

“故进士杨居中、执中,请赐右承事郎。”

“九日前,西南民反,因当地税官贪觅,现已查实着州官整治、安抚,已见成效。”

信息量好大,头一条就是金国的政令。第二道是大赦天下,后面的杨居中好像就是杨家将的原型。嗯,淑娘提的民反,朝廷里反应挺快,希望那的百姓能过个好年。宋文丰的头脑飞速旋转,不停的汲取着各类信息,尽量当场弄懂一些。

后又有数道奏事出,宋文丰正感慨内政修明时,听了个全乎。

“臣,权礼部侍郎孙道夫启奏:今合祭天地,奉祀宗庙,悉复承平旧典。加以辟道山,求遗书,修太学,育人材,文治既举,自此愿训敕将士,增修武备,以为不虞之戒。”又道:“武帝华夏初,采古兵法及旧史成败,为《神武秘略》以赐边臣,训迪有方,故一时爪牙有古良将风。愿下文馆重加雠正,遍赐将帅《三国演义》,以继武帝故事,岂无曹玮、王德用、狄青为时出乎!”

宋文丰暗道:好你个孙侍郎,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害我。你是不是孙学士他家亲戚,礼部也管得太宽了吧?

实是宋文丰误会,孙侍郎在地方任县官时洞察民情,减免盐、茶、酒税,办事英明果断赢得百姓爱戴,有“水晶灯笼”的美称。三年前刚提拔上来,今年升任礼部侍郎,虽在官职前有个权字,可其转正早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尚需几年资历罢了。

官家看向左侧坐着的岳太师,询问的目光没有得到回应,又看向右侧的虞相,见其微笑不语,他一时也拿不定注意。

正此时,一名明显不同服装的异邦人走出队列,拜道:“吾辽帝深知宋国人杰地灵,能人辈出,敢请宋帝赠兄弟之邦几许,臣在此代表辽内将士叩谢宋帝之恩。”这位辽国的使节实在聪明,与其到时候偷偷摸摸的送回辽国,不如趁此时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他言已毕,十余名装扮各异的使臣在辽使身旁拜倒,皆口称:恳请宋帝应允。

事急从权,虞相微微正了正长翅帽,方才站了出来。

“诸位使臣无需如此。本相听闻,《三国》乃端王府内一记谘所著。略翻一二,屡辱魏武之名,实不宜流传过广。书中所说之兵法,无异于三十六计尔,诸位使节若是真想学习一二,可自去书店购买便是。太师以为?”

“虞相所言合乎情理,我宋国举人拙著不便赠与友邦。恐是误人子弟之举,实为不妥。”岳太师站起身来,他仅仅一开口,全场鸦雀无声,针落可闻,由此可见其人、其名。毕竟,岳太师乃当年伐金第一功臣,大宋之军魂。

有这二位开口,使臣怏怏地退回队列,至于是否真心想学,日后又当如何,便不足为外人道哉。

宋文丰稍稍缓了口气,还好有两位大佬出言撑着,明面上听着是贬低之意,实则多番回护。在他暗自庆幸时,感觉到背后有人戳他,他动作不敢太大,微微向左侧过头,余光看见那张军帽下的俊秀面孔,正是两日不见的禁军都头林冲。奈何身在殿内,他只好抬眉示意,转头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