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诗词歌赋(三)

宋文丰不怕被人议论,正所谓理越辩越明,道越辩越清。面前的众人,尚未口吐污言,便是有了畅辩的基础。

“大历十子乃介于二阶与三阶之间。诸位心中已然有数,又何必再问宋某。”宋文丰的话一出口,有人表示赞许,也有人不屑。

“诸位苦读十余载,甚有余。若是宋某说,那一阶唯两人尔。诸位可有人选?”

“两人?某料定必有武帝。”

“某首推东坡。”

“当有周美成。”

“待宋某说出那一阶与二阶之间的几位,诸位再来推选。”宋文丰抬手微微下压,示意众人安静,“应有屈原屈大夫,我朝武帝……呃……等等吧。”

“屈大夫还能理解。武帝就有些……”

“哼!趋炎附势之徒。”

“宋兄拍得一手马屁。某不如也。”

“宋兄不要脸起来,真让人害怕。”

此话一出,宋文丰也觉得亏心,“诸位稍安勿躁,待听宋某续说。一阶又可称为上阶或天阶,唯有两人,便是那太白与东坡”。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宋文丰的话犹如平地惊雷,众人所受到的惊愕远远超过了惊喜。

“哦?宋公子以为太白与东坡相较,谁又更胜一筹?”古曲仙有意挑他语病,逼其就范。

若是宋文丰此时明确表明态度,那可就得罪了天下大半的文人,前路堪忧。

很可惜,被问之人正是宋文丰,比他多了一个视角,又多了千年的见闻。

“天赏之,何比?地怜之,何较?人爱之,为何?”宋文丰说出心中所想,“东坡之经历,诸位耳熟能详,苏仙之词,宋某纵使不说。相信,某相信,诸位了解的比宋某要多”。

在场众生员听他这般说,皆以为是他自谦。谁能料到,他却是怕露了马脚。苏太傅七年前因病而逝,年代太近,宋文丰生怕说错了话引人猜疑。

“此三阶两间乃是宋某心中雏形,尚未完备,也永无成形之日!只因学识而改,因见闻而变,又因喜好增添。”

“诸位心中皆有。”

“自识得字时起,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