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传来一声喝斥,“所有人不得妄动!违令者,就地格杀!”
现在已经是夜晚,马蹄声密集,说明来的人一定很多,能够在这个时候调动兵马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当然是皇帝李隆基。
原来刘羡之口中的“那个人”是李隆基。
禁军纷纷进入薛府将方才准备被运粮的衙役拿下。
禁军中为首一人,身材高大,正是禁军首领,陈玄礼。
陈玄礼大步步入正堂,面对薛长青行了一礼,“在下陈玄礼,薛先生受惊了。”
吉温在一旁,早已经明白了陈玄礼次来何意,但是他想不明白,薛长青明显囤粮居奇,为何陛下要保薛长青。
陈玄礼转身对着吉温道:“吉温,传陛下口谕,即刻退出薛府,入宫觐见。”
吉温心中一惊,方才的嚣张之态早已经不在,眼神中忽然露出一丝惶恐之色,小声道:“臣遵旨…”
临行前,陈玄礼独自走到薛长青身边,低声道:“薛先生,陛下让我给您带句话,陛下说,二十万石粮食没有旨意,一直放在薛家。”
薛长青点了点头,并无丝毫惊喜,也并无丝毫顺势感恩之意,只是淡淡回了一句,“遵旨。”
陈玄礼转身离去,禁军全部撤出了薛府,街上又恢复了平静。
千钧一发的形势终于在李隆基的皇命中消解。
而李隆基的这道皇命便是刘羡之的智计。
刘羡之能够在最短的事件看出事件的关键,并且让那个最关键的人做出最关键的决定。
虽然只是一个时辰,但是薛府却在悬崖边上走了一个来回。
李隆基将吉温训斥了一顿,吉温狡黠,以为民借粮为借口,称自己是为了百姓,用道义伪装自己真实的意图,并不后悔自己的所为,最终李隆基说出二十万石粮食是自己让薛长青存放的,吉温便噤口,心中惶然,求李隆基治其鲁莽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