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周皇从桌上拿起一封信件递了过去。徐镇接过信,细细看了半炷香的时间,眉头渐渐皱起,眼神中不知不觉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杀意。

周皇接着说道:“如今朝堂上新考核法刚刚推行不久,还有廉政司的诸多事宜,内阁也拿不准,这些东西都是那小子提出来的,如今又跑去江南,朕一天到晚琐事不断。而那陈道然至今毫无音讯,再加上你儿子在江南闹出这么大动静,朕近来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

徐镇放下信件,神色凝重,缓缓开口:“陛下日理万机,还请保重龙体才是。”

周皇端起酒杯,与徐镇轻轻一碰,一饮而尽:“朕知道你除了打仗,对朝堂上这些糟心的事向来不爱过问,朕也清楚你徐镇的忠心。但此事终归是你家那小子折腾出来的,你这个当爹的总不能不管。”

“如今朝堂上的人,或多或少都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件事朕不能用他们。你夫人虽是张家嫡女,但这么多年来,朕信得过你们徐家,否则也不会一直把军权交到你这个老货手里。”

“这陈道然到底想干什么,朕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绝不会善罢甘休。徐安那小子如今在厦州已站稳脚跟,局势很好,他也跟朕说了一些后续想法,朕也是认可的,朕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乱子。”

“你儿子做了这么多,你也明白他的心思。朕希望你此刻能站出来稳住大周如今的局面,你可明白?”

徐镇连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多谢陛下信重。犬子行事莽撞,给陛下添了麻烦,还望陛下恕罪,只是陛下希望臣怎么做?”

周皇摆了摆手,一脸淡然:“好了,坐下吧。都说了就你我二人,那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如今见多了,朕看着也心烦。你家那小子性子懒散了些,若你徐镇不是当朝国公,大元那边又没步步紧逼,依朕看,他宁愿天天待在教坊司,也是不愿入朝堂的。”

“但不可否认,他入朝这短短几个月,确实为大周带来了不小的改变,朕很欣慰。朕甚至看到了或许将来有一天,这大周真能迎来盛世。世家与皇权之争由来已久,这小子硬生生为朕走出第三条路,就冲这一点,朕就得感激你们徐家。”

徐镇正欲开口,便被周皇打断。

“你先听朕说完,正因如此,朕绝不能让这小子苦心经营的局面被这帮人给毁了。朕不会让太子再走那条老路,哪怕手段强硬些,就算有骂名,也由朕来担着。”

“将来若是有变,朕希望你能出面,把那帮不安分守己的宵小之徒处理掉,所有的麻烦,朕会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