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十碧村,顾晓霞正准备推开家门,就听到后面有人问:“顾晓霞在家吗,有她的电报。”
电报?谁会给自己发电报,顾晓霞脑海里出现了聂钧的身影。
从邮递员手里接过电报打开看,果然是聂钧给她发来的。
“晓霞你好,是我。我已回到京城,心里十分挂念着你,不知你现在过得如何。本想尽快再去通溪,无奈工作事多,暂时无法前往,很是焦虑,只盼能早点与你相见,不知你是否有同样心情。你要考大学,我很支持,希望你能考到京城,我们就能常见面了。给你寄去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我想吃过桥米线了,可惜没人来送。想念你的聂钧。”
在那个电报按字数计费的年代,聂钧一封电报就写了600多字,要知道这个时候,电报一个字就是七分钱,这封电报相当于发了别人一个月的工资,用后世的话来说,简直“壕”无人性。
这年代除了电报,还可以写信,一封信想写多少写多少,只不过邮寄速度会慢上许多,果然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有钱任性。
聂钧在电报中说想吃过桥米线,无人送。
顾晓霞想起给聂钧讲的秀才娘子给秀才送过桥米线的故事,再加上信里其他内容全是如何想念她,如何盼望着再见面的情话,她哪里还不明白聂钧这句话的意思,看完信,耳尖有点微红。
顾晓霞的印象中,80年代的人在面对感情时大多都是低调内敛,甚至可以说是害羞的,男女之间谈恋爱一起压个马路都要一前一后保持距离,没想到这个聂钧压根不按照她的印象行事,反而高调展开追求,直接发电报说想她。
顾晓霞不讨厌聂钧,人家还救了自己两次,在通溪的时候她能感受到聂钧对自己完全不同的感情,她原以为对方回到京城,两人隔这么远,慢慢的也就把她给忘了。
没想到聂钧才回到京城,就给她发来电报诉说想念,这种感觉和后世男女谈恋爱随时可以发消息聊天完全不同,不知为何,顾晓霞想起木心的那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好像这种感觉也不错......
她心里微动,把电报重新叠好收起,自己暂时还没打算和聂钧谈恋爱,这事还不能让小嬢和老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