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白抬起头,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笑得浅淡:“大概是。”
黄清若说:“那看来早些年我们一起被困在古墓里,你抱着我一起死,也是中邪了。”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几天去的墓地,和彼时埋在梁氏宗祠底下的古墓,算是同一个。
——嗯,“算是”同一个,措辞得严谨点。
那个古墓,经过七年的考察,发现出了不少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东西。
比方说,原来那个古墓最开始的位置,应该在霖梵寺的那尊观音像底下,是一处暗陵。
观音像里的那个暗格,实际上是暗陵的入口。
由于地质板块的运动,暗陵与观音像产生了分离,发展到如今的年代,古墓就成了他们刚刚发现时那样,独立存在于梁氏宗祠的下方,观音像也独立留在在霖梵寺内。
在电脑图像上还原了古墓初始的位置之后,也基本还原了古墓的原貌。
墓主的身份依旧不明,在史书上暂时找不到对应的记载,只知道的确是个和尚。
最微妙的是,在查抄梁家内部是否还留有其余偷盗的陪葬品时,无意间发现,梁晋东放在半山别墅里的那个骷髅头,其实并不是从医科大学里面买来的废弃教具,而是梁家的祖宗以前盗取古墓内的陪藏品时,将墓主给带了出来。
墓主是个和尚,梁晋东恰恰给那副骷髅头专门的打造了一身袈裟、一个头冠和一柄锡杖,做成地藏王菩萨的造型,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梁晋东其实早就心知肚明骷髅头真正的来历——当然,这个问题因为梁晋东的猝死,已无从探究。
至于在陪葬人俑中发现的那副骸骨,被证实是一名女性,同样身份不明。
不过,经过专家团队多年研究那些残余的破碎金箔,发现金箔其实是一片书页。书页上的字因为年代太久远模糊掉了,一开始才没能发现,目前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正逐步修复中。
虽然还没有完全修复出来,而且金箔碎片有所残缺,注定了无法完完整整地还原,但在半修复半还原中,古文字专家跟进了文字的破解,已经有所收获。
据推断,金箔和那些人俑一样,并不是一开始就放入墓中的陪葬品,而是后来添加进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