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这谁能听得懂

她听晁英光这话有些讽刺抱怨,但她也没恼,反倒礼貌地对着晁英光一颔首道:“让晁尚书久候,是长宁失礼了。”

一句话,既赔了礼道了歉,还把晁英光捧得老高。

可不得叫晁英光无话可说。

果然,晁英光听她都这么说了,便轻咳一声,调转了话头,“咱们今日还是好好商议祭典之事吧。”

她这时候也坐下,认认真真地等着聆听教诲。

于婉容说得没错,璧国祖祭历来都由皇帝主祀,还从未像这般,让一个郡主前往的。

就是这章程变了,才叫礼部不得不改一改规矩。

若按照以往而言,该准备的照例准备,大家各司其职,也没什么好商议。

但就因为此番祭典她成了首要人物,一些皇帝才有的规制,便不能用了。

只听晁英光道:“祭典之物自然还是照常,只是此番由郡主前去,便行不得帝王礼,这祭词也得改一改。”

她原本没打算开口,听见此。

便想到之前顾虑,“长宁有一疑问,不知晁尚书可愿为长宁解惑?”

晁英光听她忽然说话了,便把目光投向她,“郡主但说无妨。”

“既然今次祭典是由长宁主祀,无需帝王规制,那贡品之物,又何至于多般奢靡,既是祭祖,也是为国泰民安祈福,既是祈福,便该惜福,既是惜福,就断然不该暴殄天物,劳民伤财惹得天怒人怨不是?”

她说着,浅浅一笑,等着晁英光回答。

她这一番话,不仅把晁英光给绕了进去,更是让众人云里雾里。

晁英光的确未曾思索过这个问题,听她这么一说,也不由琢磨起来。

“晁尚书是璧国之礼法大家,不知如何看待?”见晁英光没有开口,她便又道。

“微臣不知,郡主此话何意?”晁英光还真不知这长宁君主想说什么。

什么叫惜福,什么又叫暴殄天物、劳民伤财。

祭祖乃是天大之事,她说这种话,到底几个意思。

她便解释:“从前的祭典长宁也知晓一二,更晓得修筑祭典露台得耗费多少人力财力,加之贡品都是上乘,祭祀完就得抛去,实在有些可惜。如今既是长宁替陛下前去,又是否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事物呢?”

她这说白了,也是在为璧国省钱,给璧国省钱了,便是在为百里昭省钱。

怎么看,都是件好事。

可晁英光却不乐意了,“郡主的意思是,要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