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方才觉得,世间事,都有希望。”
就这么一句话,百里昭的眸光顿时一闪。
他看着她,抿着唇,久久未曾开口。
她却眸光含笑,望向百里昭。
百里昭深深地看着她,看她眼神里仿佛柔软而带着春暖的花枝,渐渐蔓延到了他心口。
又似枝头冒出来的嫩芽,抚平了他骤起的波澜。
他突然就想起了许多年前,在漫长寂静又黑暗的一夜后,她也是这样看着他。
可是,自那以后,她再未如此看过自己。
如今一切好似又回到当初,她又变回了那个她。
可他早已不再是当初的自己,也不允许自己还如当初一般。
她也感受到了百里昭眼神情绪的变化,虽不知为何,却莫名有种预感——
她,没事了。
仔细说来,她好像每次都没事。
每次百里昭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的,像是只为了吓唬她一番。
从前倒是没发现,百里昭还有这爱好。
如此一想,以前那些死在百里昭剑下的人,或许真是自己作死呢?
看看她,多么惜命,每每都能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
倘若那些人也如她一般,不要忤逆百里昭的心意,又是否会换得另一个下场?
可就是这样一个念头忽起,她惊觉自己好像思想出了问题。
难道是同百里昭待久了,还是她这一番姐弟慈爱之心泛滥,才能叫她觉得,百里昭的暴虐竟然有理可循?
这份骨子里的残虐,竟然也是能传染的吗?
她顿时微微一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她可不能这样,她不能让百里昭再错下去了。
于是道:“陛下,您是一国之君,璧国百姓只有您一个主子,也只会听您的,只有您,才能让他们不至于那么苦。您真的,就不想看看这世间美好,看看除了这朝堂争权、后宫夺势以外的天下吗?”
百里昭并未答话,只是忽然垂眸。
她不知道百里昭究竟在想什么,又是好还是坏。
但既然听她说这番话时,他都没有不悦。
那便是说,他听进去了。
只要听进去,就好办了。
于是她趁热打铁,继续说:“您看呀,就如同那日您带我去的竹中屋,那般宁静幽然,太平无忧。若天下人都是如此,多好。”
本以为百里昭会继续听她“循循善诱”下去,哪知在听见这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