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报社主编这个职位,官方、民间的性质各占一半,让司马徽担任再适合不过。
而且,司马徽也会乐意担任,毕竟,谁也不愿意一直被老朋友压着不是吗?他之所以拒绝当官,是因为山水生活习惯了,不适应官场。
刘可决定亲自去拜访司马徽。
说实话,太学刘可光顾好几次了,私塾印象中好像还没有来过。
刘可为司马徽的私塾圈了一个园林,就没有再理会了,这一次前来,感慨万分。
司马徽听闻刘可来访,亲自到门口迎接。
二人边走边聊,非常融洽。
谈到私塾与太学时,司马徽一改谨慎的性格,大大咧咧地道:“东阳侯,你可要为我做主啊!私塾最聪明的学生交换到了太学,可是蔡伯喈那个老头子,只肯换一个普通的学生。”
这说的诸葛亮吧?
确实,这两年私塾的人才流失挺多的。
像是崔州平、徐庶等人,已经毕业为官,而诸葛亮、庞统等又交换到了太学。
“水镜先生看上了谁,尽管直说。”刘可笑道。
“陆逊这孩子不错。”司马徽直言不讳道,连弯都不带拐的。
“好,此事就这么说定了,只要陆逊不反对。”刘可道。
“东阳侯一诺千金,可不要反悔啊。”司马徽乐道。
怎么会反悔?
私塾和太学打来打去,还不是为了刘可培养人才?
当然,这种话不好意思明说。
“不过,有一件事,还要麻烦水镜先生帮忙。”刘可道。
“我就说嘛,东阳侯怎么会不顾自己岳父的面子,原来是有事相求。”司马徽爽朗地道。
“我打算创办报刊。”刘可道。
“何为报刊?”司马徽疑惑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