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县令听到她的话,不由得叹息一声,“唉,开仓放粮批得倒快,赈灾的钱就不好说了。上回就没批下来,咱们这位钦差……罢了罢了,不说这个,本官已经让人快马加鞭送折子去了。”
他的未尽之言,姚韫真并非不清楚。
自古以来,赈灾从来都是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发财的机会,遇上得力的好官,赈灾银子能发下来。
若遇见了贪赃枉法的人,那上行下效,层层盘剥,到县城里已经不剩多少了。
南江县并非受灾严重的县城,能分到的就更少。
话又说回来,受灾严重的县城,就真分到许多赈灾银两了么?
照她看,未必,否则松纹和古定的流民怎么会如此之多?
眼下,唯有盼着朝廷早点发现这个钦差的尸位素餐,赶紧换个人来掌事了。
姚韫真一面心中暗自祈祷,一面利索地去操持招募起以工代赈的事情来。
修缮堤坝的方案她和方君寿早就确定下来,如今只要安排好施工的队伍就成。
正值灾年,县衙给出的工钱委实不多,可对流民们来说,去干活能吃饱饭,只这一条,就能叫人前赴后继了,没工钱都无妨,有工钱更是锦上添花。
能交给流民的活儿自然不可能是需要技术性的活,只消头脑正常、人听话、愿意出力气就够了。
愿意去干活的人数太多,姚韫真为了避免事端,按照人数估算了下,规定分时段分批招募,出过一次工的下一次不能去,得轮空一回才能继续报名。
这样虽不能稳定给流民们工作,但好在有个盼头,不至于别人都拿了工钱回来,自己却因为没有报上名只能眼睁睁看着。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心还是相当可怕的。
为了不让流民出乱子,姚韫真不得不多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