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之前还看不起沈华呢,这脸也是丢到爪哇国去了。
自从解决了檀木雕的问题,不管沈华逛到那里,总有人过来询问,基本都拿来古玩,想要沈华鉴定。
当然也有要请教问题的,对此,沈华并不拒绝,侃侃而谈,给大家解决问题。
一阵风潮之后,他才有机会继续闲逛。
“请问这枚印章多少钱?”
来到一个小型的摊位面前,沈华好奇的问道,他说的是一枚深棕色的印章,十分的古朴小巧。
一旁的何崇熙没说话,眼中也是一亮。
只是,他马上就发现了不对,能够来到这种地方贩卖东西,那都是要资质的,眼前这个摊位根本没有资质证明。
“是谁介绍你来的?你的资质证明呢?”
作为古玩行的大佬,何崇熙对这些太熟悉了,他这么一说,摊主顿时惊慌起来。
左右看看,好像怕更多人听到遇害。
“不满你们说,我是混进来的。”
“你们可别说说出去啊,我只卖这印章而已。”
“这是我家的传家宝,家中小儿子生病,需要钱。”
“请帮帮忙,帮帮忙。”
也不知道说过几次了,摊主是张口就来,何崇熙自然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毕竟涉及到交易,涉及到钱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存在封闭市场的,跑风漏气,那是很正常的。
把这件事糊弄过去,摊主看向沈华。
“小伙子,你要是实心要呢,给十万!”
“传家宝啊,要不是儿子着急用钱,我根本不卖的。”
几乎所有卖东西的,都喜欢摆出这种真诚的模样,人都说无商不奸,无商不奸。
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商人在卖东西的时候,表现的太好了,一副诚待天下的模样。
野摊位也敢要十万?
一边的魏羡忍不住过来,拿起印章看了起来,看了何崇熙一眼,开始发表意见:
“这印章上面虽然是秦小篆,可并不是经典铭文。”
“字迹还那么小,也不知道用途。”
“我看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收藏价值。”
从古至今,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古玩上刻字,往往都是刻非常经典的。
比如最经典的莫过于传国玉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