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绣坊里,丝柔正全神贯注地刺绣,不经意抬头,看见奶奶走进来,眼睛顿时一亮。
繁空朝小孙女笑了笑,又摆手示意丝柔继续忙她的。
“丝柔奶奶怎么来了?”管事的钱姑姑从一群学徒中走过来问:“是有事来找丝柔的吗?”
“没事儿,就是外头下雨了,想跟绣坊借把伞回家。”店里没伞,看这雨势恐怕会越下越大,繁空估摸着走到家门就得湿透,万一病了可就不妙,周围也没什么熟人,于是想到红绣坊借伞,顺道看看小孙女。
钱姑姑笑盈盈地递过伞,客气地说:“不急着还。”
繁空道了声谢,顺口问了问小孙女最近学习的情况,这才告辞离去。
离开镇子,繁空望着另一侧的小路沉思片刻,决定往原主娘家的村子走去。前些天遇见原主的好友高小芹,她说蒙子平曾回过村子。
他回去干什么呢?怀旧吗?虽然人之常情,但繁空还是多了个心眼,决定自己也回去探个究竟。
原主的娘家在上坑村,村子不大,总共就百来户人家,不像东王村那样是按姓氏聚居,这里有百家姓。
沿途,不少披着蓑衣的农人在田里忙碌,不时抬头望向打伞的繁空,好奇这位打着伞的客人是谁家的亲戚。
给一位挑着担子的老农让路时,老农喊了一声:“哎,你是不是蒙家的大闺女翠罗啊?”
繁空望着这位戴斗笠的老农,感觉有点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具体是谁。
“不记得我了?也是,二十多年了,你也没回过。没想到这次回来得这么快,挺好,挺好。”老农乐呵呵地说完便走了。
繁空听得云里雾里的,想追问时,老农已经走远了。
雨天的村子里静悄悄的,按照记忆,繁空来到了原主的娘家——几间破败不堪、墙体多半坍塌、四周杂草丛生的房子前。
原主对这里应是感情深厚,繁空站在这里,能感受到记忆中的那些欢乐时光。眼前的情景仿佛让原主与弟妹嬉戏玩耍、母亲慈祥地注视、父亲扛着锄头归来、三姐妹争抢父亲带回的野果的场景一一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