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子的底部垫上一层石头,上面又铺了一层“木地板”作为防潮之用,再将粮食装入麻布袋中,一层层的堆放起来。
坪族长等人,每天带着雄性们来分配食物。
叶清心按照他们报的人数,将各种粮食分类,按照不同的比例分给大家。
教给雌性们将兽皮切割成两片,分别作为护胸和护背,再用食盐、木炭等进行鞣制。
鞣制成的软甲用兽皮做成的绳子穿起来,做成可以穿戴的马甲式样,最后再木炭上进行烘干。
这是她自己摸索出来的办法,程序减少了很多,不过做出来的铠甲异常坚硬,还加快了制作速度。
别说石刀石斧砍上去,就算铁刀一刀砍上去,也只能留一道印子。
叶清心亲手给白狼制作了一副铠甲,根据它的身形,将兽皮做成半弯的弧形,牢牢的护住白狼容易受伤的脊背和肚子。
中间有软柔坚韧的兽皮绳连接,不会磨到它的皮肤,穿起来非常舒适。
叶清心还专门在给它和启做的铠甲上,用烙铁烙上了一个大大的“王”字,别说穿起来,就算挂在那里,兽皮铠甲上都透着一股慑人的气势!
做好了铠甲,她便着手准备打仗时军队的粮食问题。
打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士们吃的食物要又方便又能吃饱,那么部落经常吃的用杂粮煮成的稠粥,就无法满足需要。
一来,杂粮煮成的稠粥不方便携带……说是粥,其实也就是将混合的各种杂粮煮软煮熟,汤汤水水的,只能用陶罐盛着。
打仗的时候,人人背后背一个陶罐,是不是有点搞笑?
其次,各种杂粮没有经过细致的研磨,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一旦凉了吃进肚子里,很容易引起胃胀,影响作战。
叶清心在屋子里,盯着一堆粮食发呆,脑海在飞速的旋转,想找出一种杂粮的做法,让食物又方便携带,又容易消化。
打仗时用麻布袋裹在身上,打完仗了,生堆火就能烤热了吃……
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自己那个时空的馒头或者饭团儿。
但馒头是用小麦做的,饭团是用大米做的,麦子部落里倒是有,只不过都是些野生麦子,颗粒又小产量又低,混在各种豆子中,十分不容易挑拣。
就算全都挑出来,也不够用的。
那要是把杂粮磨成粉,和面发酵,做成杂粮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