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朱允熥的问!图穷匕见!最终结论!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3420 字 1个月前

沈墨的眉心拧成了一个川字。

在这公堂之上,寻常百姓莫说开口,便是被官威一吓,早已腿软如泥。

而眼前此人,面对满堂官吏,竟能侃侃而谈,气度从容,言辞间甚至隐隐压过县令一头,这绝非普通人能做到。

此人身份肯定不凡。

能在官场立足的,无一是蠢人。

其余官员亦是心有戚戚,纷纷交换着审慎的眼神,决定先静观其变,再做定夺。

朱允熥却似未闻沈墨之言,甚至未曾向那按察使的席位瞥去一眼,也不回答他的问题,报出姓名身份。

他径直将目光投向了跪在堂下的潭烛,声音平和地开口道:“在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姑娘。”

潭烛抬起头,眼中的凄楚瞬间褪去,代之以一种警惕而审慎的冷光,反问道:“你并非主审官,我为何要回答你的问题?”

方才还哭得死去活来,此刻却能如此冷静地反诘。

朱允熥心中暗忖,此女心性之坚韧,机变之迅速,实乃罕见。

寻常村姑,断无这等城府。

他淡淡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公审,意在昭示天下以‘公’。”

“既有‘公’字,便容得下‘议’字。”

“旁听者若有疑虑,自可提请,由公审的官员决定是否采纳。”

“姑娘若拒不作答,纵有官府为你撑腰,怕也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他话锋一转,声音虽轻,却字字敲在众人心上:“须知,此案早已直达天听,圣上北巡,已驾临单县,此时就在城外的驿站歇息。”

“若因此案疑点未清,波澜不平,再度惊动了圣上,怕是还要重审,姑娘也要再受一番堂审之苦。”

“反之,姑娘若是身正不怕影斜,坦然作答,岂不更能早日自证清白,免受世人非议?”

这番话,既是说给潭烛,更是说给堂上所有官员听。

果然,沈墨与赵文远等人皆面色微变,无人再出言阻止。

潭烛沉默了片刻,见堂上官吏皆默认了此人的存在,知晓自己无法回避,便微微颔首,冷声道:“好,你问。”

朱允熥道:“第一个问题。我听闻,席云琅在与你相识的数月间,为你耗尽家财。”

“他之所以无钱支付聘礼,皆因所有银钱都已花在了你的身上。可有此事?”

“此言差矣。”潭烛立刻反驳,“这几个月,席云琅确有些花费,却非为民女,而是为他自己的脸面。”

“他心性好强,每次约见,非要去县城最好的酒楼;为图一时之快,住宿也要定上好的客房。”

“此外,也确是送过些许珠花首饰来讨好民女。”

“民女不过是乡野村姑,何曾奢求过此等浮华?”

“这些皆是他一意孤行罢了。”

“至于究竟花了多少,我一介女子,又岂会细问,想来不过是些寻常开销,并不会太多。”

她话音刚落,一旁沉默许久的席照雪,猛地抬起头,一个压抑着无穷怒火与悲愤的声音,如惊雷般炸响:

“一百二十三两三百六十七文!”

“我弟弟向来节约,从不乱花钱。”

“他花的每一文钱,皆会用纸笔做记录,还会写明花钱的缘由。”

“故而,他为你所花的每一笔钱,都有账可查!”

“哪家酒楼,哪家商铺,皆有记录!”

“若是不信,可将酒楼和商铺的掌柜传来,当堂对质!”

“要不是为了你,我弟弟又怎么会花这么多的钱?”

“你可知道,他自己是连一个馒头,也舍不得多买的人。”

“明明要吃三个馒头才能吃饱,他都强忍着只吃两个,就为了省一点馒头钱,好为你买更多的首饰!”

此言一出,庭院里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一片哗然。

一百二十三两!

这对于寻常农户而言,不吃不喝攒上一辈子也未必能有!

席云琅竟在短短数月间,尽数花在了一个女子身上?

这哪里是“寻常开销”,分明是倾家荡产!

潭烛那句轻描淡写的“不知情”,此刻听来,无异于将所有人都当成了傻子。

席照雪说他弟弟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多吃,为了省钱给潭烛买首饰,竟然宁愿自己饿肚子,更是将令许多人惊讶万分。

一时间,议论声四起。

砰!

沈墨见堂上风向突变,竟被一个外人牵着鼻子走,心中又惊又怒,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钱银之事,乃是二人私谊,与杀人命案何干!休得在此节外生枝,混淆视听!”

“怎么无关?”席照雪下意识便要争辩,但话到嘴边,却瞥见朱允熥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智珠在握的模样。

她心头一动,瞬间明白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