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允熥开启大明的工业化进程之后,大明的钢铁产量飞跃式提升,再加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铁矿支撑,短短几年功夫,钢铁产量已是原来的百倍。
技术进步,品质更远胜从前。
相应的,钢铁价格却是一路走低。
在朱棣看来,自己出海已有数年,相信大明应该有了新的发展,可能早就能生产出品质更好的钢铁,价格也会更低廉。
所以,自己这般抬升大明宝钞的价值,也不算离谱。
米凯莱听朱棣讲述一番后,开口道:“通过您的解释,我对大明宝钞在大明的购买力,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现在,我可以给出正式的报价了。”
米凯莱一脸笑容,道:“每十文钱的大明宝钞,兑换一枚杜卡特金币,您觉得如何呢?”
“如果您能答应的话,我一定会说服议会,与大明签订货币互换协议。”
米凯莱的眼眸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但嘴角恰到好处的微笑,将这一切掩饰得滴水不漏。
在他最初的设想中,大明宝钞与杜卡特的兑换比例本应是一文宝钞兑换一枚杜卡特。
这在米凯莱看来,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
但作为一名狡黠的商人,米凯莱又怎么可能按“公平合理”的价格来开价呢?
特别是他吃准了朱棣初到欧罗巴,对这里的经济状况全然不知。
一个优秀的商人,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信息差,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米凯莱要以最快的速度与朱棣敲定协议,然后,才会是展示商人信誉的时刻!
为此,米凯莱毫不犹豫地将报价直接提升了十倍。
当然,他也很清楚,这只是一个试探性的开价。
眼前这位大明的王爷,必定会讨价还价。但即使最终能降价一半,威尼斯依然能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
朱棣听到他的报价,微微愣了一下。
身旁的徐妙云却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震惊,忍不住用手掩住了嘴巴。
杜卡特可是货真价实的金币。
即便不考虑铸造成本,一枚杜卡特的含金量也约等于一两黄金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十枚杜卡特就约等于一两黄金。
是货真价实,毫不掺假的一两黄金。
在大明,一千文钱才能兑换一两白银。
至于黄金,在老朱刚建立大明的早期,朝廷曾规定一两黄金可兑换四两白银。
然而,自从朱允熥远征倭国,带回了海量的白银后,黄金相对于白银的价值便一路飙升。
大明朝廷也迅速废除了黄金与白银的官方固定兑换价。
自那以后,黄金价格一路攀升。
到朱棣离开大明的时候,一两黄金已经能兑换二十两白银了。
换言之,一枚杜卡特,单凭其含金量,就相当于二两白银,也就是两千文的大明宝钞了。
这还是以朱棣离开时的兑换价计算。
按当时价格走势,现在说不定已经是一两黄金,兑换三十两白银,四十两白银,甚至更多了。
而现在米凯莱提出的,竟然是以十文宝钞兑换一枚杜卡特。
这等于是将大明宝钞的价值,足足拔高了两百倍。
如果这笔买卖真的做成,那朱棣带来的那些大明宝钞,就真的是一座金山了。
米凯莱的报价,远远超出了朱棣的心理预期。
他迅速压抑住内心的狂喜,脸上露出镇定自若的笑容,缓缓说道:“一枚杜卡特,兑换十文宝钞吗?”
“嗯,这个价格,勉强还算合理。”
“虽然大明要稍稍吃一点亏,但我大明作为千年礼仪之邦,素来秉持着厚往薄来的待客之道,这是我们应有的礼节。”
“你的提议,我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