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新的国策,反贪机制!廉政司!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2855 字 2个月前

朱允熥朗声道:“自邮传部设立以来,大明朝的通信体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文往来变得极为便利,发送成本也大幅降低。”

“京师各部与下属各地方部门之间的联系,因此变得前所未有的密切。”

“更何况,现在又有电报站的辅助,信息传递更是瞬息千里,便捷无比。”

“仅仅通过大量的信件和电报往来,京城各部便能对下面的情况拥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足以进行有效考核了。”

“往日里朝廷与地方主官之间的联系,还没有现在各部门与下属机构之间的联系这般便捷与频繁呢。”

“那时候的朝廷,尚且能够对地方主官进行有效的考核与制约。”

“如今的朝廷各部,也一定能考核自己的直属下级机构!”

“此外,”朱允熥补充道,“京师各部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派遣官员,前往地方进行巡视,深入基层,实地考察各级机构的运作状况与官员的履职情况,确保政令畅通,吏治清明。”

这一条,简而言之,便是强化各部的垂直管辖之权。

以按察使司为例,非但要对一省之巡抚、巡按负责,更需直接听命于京师的刑部。

这是朱允熥一贯的政见,之前就有施行,如今不过是借此机会,将其进一步深化罢了。

以往,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山川之险,道路之遥,朝廷的政令难以一日千里。

驿传太慢,音讯往来不易,各部亦无法派遣得力干员,对天下州府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巡查。

然今时不同往日,技术革新后一切都变了。

驰道驿路,四通八达。

电报邮传,瞬息万里。

昔日的桎梏,已然化为坦途。

朝廷之手,终能伸及帝国的每一寸肌理。

大一统的王朝,其益处不言而喻。

天下承平,免于战乱,便是万民苍生最大的福祉。

但在农耕为本的时代,大一统亦有其难以规避的弊病。

各地皆以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为根基,后世那种统一大市场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在此时的封建社会里面,很难发挥什么优势。

恰恰相反,一个王朝的疆域越是辽阔,其治理便越是举步维艰,统治的成本亦水涨船高。

仅是将各地的税赋粮草,历经千山万水运抵京师,沿途的损耗便已是骇人听闻的天文数字。

至于其他的。

譬如天高皇帝远,政令不出京城。

地方官吏一手遮天,朝廷难以有效监督等沉疴痼疾,更是无需赘言。

然而,工业时代的曙光,已然照亮前路。

这场席卷而来的技术革命,将彻底颠覆这一切。

当地方与朝廷的联络变得紧密无间,对天下官吏的监管,亦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元。

此前一是技术不成熟,二是为了新政而有意“放任”。

现在要真正收紧了。

“此外,凡官员之任命,当推行‘公示’之制。”朱允熥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自九品末吏至一地主官,其任命皆需事先公之于众。”

“下级官吏,向治下百姓公示。”

“高级官员,则在相应的官僚体系内进行公示。”

“公示期间,无论官民,皆可对拟任官员提出检举或异议。”

“对于涉及高级官员的检举,刑部与都察院在接到之后,立案详查,务求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