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利益绑定,治国之策!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2756 字 2个月前

徐妙锦闻言,霎时间杏眼圆睁,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灾情发生时,授予他们临时决断之权,这是政务处的决定,朕也是同意。”

“他们利用这一点,滥杀无辜,确实是朕失算了。”

朱允熥很坦承的承认自己的失误。

遇到大灾这种情况,临时下放一部分权力,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他也没有去细想这其中的弊端。

还真没有想到,封建时代的官员,竟敢如此无法无天。

“但他们在改革后贪污,并不出乎朕的预料。”

“治理国家,从来都是如此。”

朱允熥的声音冷静而淡然:“若非有足够的利益驱动与诱惑,朕的新政又怎能顺利推行下去呢?”

“那些阻力,那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若没有甜头可尝,又怎会甘心顺应?”

“正如你之前所说,若没有新政,没有大明的工业化改革,即便没有贪官污吏,官员个个都清廉如水,那些身陷苦难的灾民,也绝不可能顺利吃上热腾腾的白面馒头和粥饭咸菜。”

“那样一来,大灾时期,因官员徇私枉法而枉死的百姓并不一定会减少,但因饥饿而毙命的灾民,一定不止是数百人,而是数以万计,以十万计,乃至更多!”

徐妙锦听到这番话,娇躯猛地一震。

她痴痴地望着朱允熥,樱唇微张,似有千言万语哽在喉间,却终究一个字也未能吐出。

这是事实。

以前的朝廷,没有能力做到今日这样的救灾。

不管官员贪不贪都无济于事。

在黄河溃堤后,饿死的百姓,一定是多得数不清的。

朱允熥轻叹一声,目光中带着一丝常人难以理解的深沉:“你可知朕的新政,在推行之初,你可知朝野内外有多少反对的声音?”

“多少人明里暗里阻挠?”

“纵然它在朝堂之上顺利通过,可真要将其贯彻到底,去具体执行落实的,可并不是庙堂上高官。”

“要推行新政,靠的是遍布大明帝国每一个角落的各级官僚。”

“他们才是新政能否落地的关键。”

“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

“若不给予他们些许利益,不让他们尝到一点甜头,他们又怎会真正地实心办事,竭力而为?”

“那样的话,即便朝堂之上再怎么雷厉风行,再怎么不遗余力地推动,最终新政落实下去,也一定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寸步难行。”

“治国者,从来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朱允熥的眼神坚定而果决,字字铿锵:“朕,别无选择。”

他猛地提高了音量,振声道:“只要能够将新政顺利推行下去,让千千万万的百姓从中受益,就让这些贪官污吏贪墨一点钱财,又算得了什么?”

“相比起新政带来的巨大福祉,这区区蝇头小利,朕可以让出来。”

“此次河南大灾,为何没有出现饿殍遍野的惨状?”

“为何灾民能基本得到妥善安置?”

“这便是新政推行后,实实在在的结果!”

“否则,面对如此规模的浩劫,河南将会变成何等惨烈的人间炼狱?”

徐妙锦被这番话语震撼得无以复加,久久不能言语。

小姑娘虽素来聪慧过人,心思玲珑,但毕竟年岁还不大,且从未涉足治理国家这等宏大的课题,更遑论深入思索其中的权谋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