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朕要做神棍?平西之策与拉拢人心!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2898 字 5个月前

“此人名唤霍连诚,乃臣麾下一员骁将。”

“虽入行伍时日不长,且出身寒微,官阶尚低,但其才华不可小觑。”

“他此前随臣出征女真三部时,曾屡建奇功,临阵机敏,智计百出,且心思缜密,颇具将帅之风。”

“若能以此人担任副使,定能与陈诚相辅相成,平定西域!”

蓝玉说到此处,目光有意无意地瞥向杨荣,他并未如往常般与杨荣针锋相对,而是主动退让一步,仅为霍连诚求一副使之位。

蓝玉对于推荐下属任官,向来是十分积极的。

他也不愿在这个时候与杨荣再争起来,弄得双方推荐举的人都得不到任命,故而,宁愿退一步。

“行,既然有你们两个的举荐,那明日朕便召见陈诚和霍连诚,若真是可塑之才,朕自当用之。”

朱允熥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不过,他要亲自考核一番,方才放心。

“你们暂且退下吧。”

“另外,传朕旨意,命政务处与军务处诸臣,各拟一篇详尽奏疏,论平定西南土司及西域之策。”

“大家都来议一议,集思广益,畅抒己见,探寻最妥善之法,以迅速安定西南及西域两地。”

此事干系重大,朱允熥虽心中已有大致方略,却深知治国之道在于纳谏。

让大臣们都商讨一下,汲取更精妙的对策,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杨荣与蓝玉齐声应诺,躬身领命,正欲退出大殿。

就在此时,朱允熥却忽地抬手,喊住了蓝玉。

待殿中只剩君臣二人,朱允熥从龙椅上起身,步下台阶,亲手拉住蓝玉的手,眼中流露出真挚的温情:“舅佬爷,杨士奇、杨荣等人虽才干卓著,受朕器重,亦是朕一手简拔。”

“然论及骨肉亲情,唯有您才是朕的至亲长辈,朕心之所系。”

“在一众军务大臣中,舅佬爷位列第一,始终是朕最为倚重的股肱之臣。”

“这几年,朕忙于朝政,从没与舅佬爷促膝长谈,细叙家常,实乃朕之过也。”

“若舅佬爷有何肺腑之言,无论是建言国事,还是心有不悦,尽可直抒胸臆。”

“即便想责骂朕几句,朕亦欣然受之。”

朱允熥语带恳切:“只是,舅佬爷今后在朝堂之上,切莫再与诸臣针锋相对,徒生嫌隙。”

“若有何事,只管直禀于朕。朕岂会不护着自己的舅佬爷?”

他一直到今天,才知道政务处与军务处因西南战事,争执已久,彼此攻讦,可无论是政务处,还是军务处,都没有人上奏。

这不禁引起了朱允熥的警觉。

君臣之间,天生有别。

臣子或可与同僚交心,结为盟友。

但天子与臣子,却有着天然的隔阂。

这便好比,班长是能和同班同学打成一片的,但班主任则很难。

因为学生始终是学生,老师永远是老师。

放在君臣上,亦是如此。

然而,正是这一条,也很容易导致皇权被无形中架空。

下面的人结成“朋党”,同进共退了,皇帝却懵然不知,权力就会逐渐流失。

表面上仍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实际上,很多命令都推行不下去。

类似的例子,到王朝后期,比比皆是。

哪怕朝中并没有能与皇帝相抗的“权臣”,但官僚体系本身已经自成循环,在实质上让皇权难以渗透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