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着有几分阴阳怪气,李谨莫名其妙,“我哪日回来得不早?”
佩佩没有说话,沉着眸子,抱着银子去入账了。
汪映月笑说:“白天我跟着小萃姐姐去西院走了走,大家做活都很卖力,这儿往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黄小萃莞尔,“借小月妹妹吉言。”
清晨。
昨日汪大夫人去了衙门立文契,今日才有空,也让黄小萃陪她在坊中转了转。
流言一事险些让仁锦坊关门,但经此风波后,留下来的人都是死心塌地的。他们空前团结,干活儿也格外卖力,知道自己和仁锦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能成全仁锦坊,仁锦坊也会成全他们,自然用功。
汪大夫人见了,笑叹:“小萃你这也算因祸得福,好日子在后头呢。”她又言,“从前县里的人都是孟夫人在管,如今你自己上手,正好学学,人少更方便些,往后人多了,你也能游刃有余。”
“我管人是没什么经验,我相公替我寻了个管事,他虽还不熟悉织造生意,但是打理坊中十分得力。”
汪大夫人点点头,“有能干的管事自然是好,不过你若不想当个甩手东家,再小的事你也得会,做不做另当别论,只有你熟悉生意上所有的事,下面的人便欺不了你。”
黄小萃明白汪大夫人的意思,汪大夫人是在为她今后考虑。如今她要管的人少,又有几个信得过的人帮她分担,她不用担心被欺瞒。往后人若多起来了,未必每个人都是她的心腹,她得早些学会知人善任。
“当初我刚接手汪家的生意,我就频频去铺子里,每个铺子待上三日,用了一年多功夫,把汪家所有铺子都走了个遍,又去了矿场、石场……”汪大夫人笑言,“折腾是折腾,但是汪家每一样生意我都熟了,那里有些什么人,掌柜的是谁,铺子是赚是亏,为什么赚,为什么亏,我心里都有数。”
“很少有人能像干娘一样,做到这个份上,难怪汪家的生意日渐红火。”黄小萃笑了笑。
汪大夫人叹道:“从前的汪家不是不行,而是浑水摸鱼的掌柜太多,铺子赚了,他们只管分利钱,赔了都由东家担着,一问为什么赔,不是怪铺子位置偏,就是怪城里没人,或是货不行,总之四处推责。”
黄小萃言:“先前在县里,我也是担心找不到可靠的人,才在老宅选了人栽培,但往后也不能每间铺子都这样,哪儿有那么多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