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渊想了一会儿,又不免担心,“小黄夫人,会有师傅肯来这儿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得多花些银子而已,银子的事我想办法就好。”黄小萃唇角含笑,“万事开头难,荫州虽是难上难,但若能开起来,后面就松快了,至少知州大人是好官,而且向着我们,若是别的地方,我还担心和官府难伺候呢。”
江渊又揖手叹道:“小黄夫人仁义无双,只要我还在这儿一日,小黄夫人你的生意我定鼎力支持!”
“屋子和人手大人慢慢替我们看着,眼下有件至关重要的事,或许也可以解大人一个难题。”黄小萃言。
“解我的难题?”
李谨看向江渊,“朝廷对是否增派驻军的事争论不休,他们难道没让江兄给个话?”
“近来事情太多,李贤弟你不提我都忘了,说起驻军,派与不派都不稳妥,倒真是个难题。”江渊叹了口气。
李谨点头,“这是自然,不派怕打起仗来无招架之力,派了要么更易惹起战事,就算没有战事,十万驻军在这儿,江兄只怕也头疼。”
“李贤弟说得是,所以我至今不知该如何回禀朝廷。”
黄小萃徐徐言道:“既然派兵不稳妥,不派也不稳妥,不如取个折中的法子。”
“折中的法子?小黄夫人有何提议?”江渊好奇。
“与其派兵,不如修路,拓宽荫州的官道,只要路好走,一旦战事吃紧,朝廷从其他军镇调兵来能省不少时日。”黄小萃又言,“我是不懂行军打仗,但是阿谨说四万驻军也是道屏障,能顶些时日,只要路程顺利,远水未必救不了近火。”
江渊渐渐皱起眉头,犯了难,“小黄夫人这个提议好是好,只是荫州的路,朝廷未必肯管,先前我就提过修缮官道和城墙,折子都被文华殿驳了回来。”
“他们打着关心荫州安危的旗号往这儿屯兵,难道修路就不是关心荫州的存亡?”李谨言道,“增派驻军,声势不小,贸然修路也会有波澜,但朝廷可以借着荫州招揽了些外商为由,助他们修缮官道,方便货物通行,此举便与备战无关,再将兵力分散派去附近军镇,动静不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