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周瑜困守孤堡,刘备全力驰援

坚守至黄昏,就是要让夏侯惇无暇去南城找张飞的麻烦。

而这个代价,就是自己和这数千士卒的性命。

周瑜说动了他们。

人生在世,草木一生,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建功立业,谁不想恩泽子孙。

况且,依周瑜所言,坚持到黄昏,好像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军心稳定下来,便能够指挥。

能够指挥,便能与敌相抗。

故而,张辽纵有优势兵力,始终未能攻破周瑜的最后防线。

此时夏侯惇已暂生焦躁之心,持马鞭指那驻烽燧堡,对张辽道:“文远素以悍勇著闻,不输关、张,昔年白狼山一役大破乌桓,威名远播,后又生擒吴主,名震天下,今怎连周瑜这等困守孤堡之人,竟迟迟未能拿下?”

张辽被此言所激,亦心生好胜之心,于是请命道:“大帅,再允末将一次机会,这次拼死力战,必可夺下孤堡,生擒周瑜!”

夏侯惇颔首道:“好!本帅便再予你一次机会!此战若不能克敌,就由本帅亲自督兵,以克此堡!”

于是,又允张辽两千精兵,再度攻堡。

……

另一边,刘备与庞统、法正共议营救之策。

法正悄悄献计:“陛下,今合淝主城已被魏军所夺,周瑜若存,今必在城外,夏侯惇大军若想困周瑜亦必在城外,我们可佯救周瑜,却反攻合淝,可复夺合淝城池。”

庞统和周瑜还是有些交情在,不愿周瑜死得不明不白,与刘备献计道:“可佯救周瑜,反夺夏侯惇,到时可以夏侯惇相置周公瑾,或可夺合淝城池。此两全之策也!”

然而,刘备明白,这两计其实都是吴将周瑜作献祭之饵,于己方谋取重利。

相较之下,庞统之计虽然略显稳妥,但还是风险极大。

周瑜于此时,必已入困境。

同样的兵力,如去全力执行一个任务,想擒夏侯惇的难度,可要比救周公瑾的难度大得太多太多了。

所以,这一次,刘备并没有采纳两位谋士的意见。

而是凛然说道:“周公瑾为解合淝之困,以身为饵诱敌,今身陷险境,我等岂能弃之不顾?纵使擒夏侯惇功大,亦不及救忠臣义士要紧,当以全力救周公瑾,再做他议!”

庞统献言道:“陛下,我军三路兵马,皆疾兵速行至此,未带攻城重械,粮草辎重亦所携不多,又收容如此多的降兵。若不攻入城池,恐粮草不济,难于此地久战。”

言外之意,就是不趁此良机夺下合淝城,这一次恐怕就难以夺城了。

但在刘备看来,如果合淝和周瑜让他选一个,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