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此言,刘备眉宇间掠过几分困惑。
他觉得岂能因杀孟获而予南中之主?
于是不禁诧异相问:
“万一雍闿之流真将孟获杀了,难道朕要让雍闿之辈成为南中之主?”
“呵呵……”
法正知主公担心雍闿反复无常,不值得相信,于是含笑而言:
“陛下,南中之地,孟获最具威德,倘若雍闿杀孟获,孟获旧部难免不为其报仇。雍闿亦必他人所害。另外,您真以为孟获就那么容易为雍闿所害?”
法正的话,引发了刘备的深思。
或许,杀孟获不是目的,让孟获知道,雍闿是他最大的威胁,才是目的。
但以刘备之心,他只想除掉雍闿,并不想尽除南中蛮族。
不仅仅是孟获,还包括他的一些部下。
早先与阿斗交谈时,亦知曾经孔明征伐南中。
五溪蛮三洞主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为孟获所用。
当时金环三结被赵云斩杀。
而董荼那、阿会喃则在战斗中被汉军俘虏。
孔明并未处死二人,反而以礼相待,晓以利害,劝其归降,并将他们释放回营。
董荼那、阿会喃返回后,虽表面仍服从孟获,但内心已不愿再与孔明为敌。
当孟获再次战败被擒又被释放后,对部下渐生猜忌。
董荼那因曾建议“诸葛亮宽仁,不如早降”,被孟获重责四十棍;
阿会喃也因类似的顾虑,与董荼那私下商议“不如捉孟获献诸葛亮”。
二人的动摇被孟获察觉后,孟获遂以“通敌”为由将他们杀害。
想想,此二人也真是可惜。
但也侧面说明了,董荼那、阿会喃与孟获的友盟相当的不牢固。
他们都不是不可教化之蛮,若以威德使他们入汉收为己用。
未尝不会如金日磾一族那般,出身异族,却成为大汉的忠臣赤子。
这才是最佳的结果。
而孟获本人也亦非暴蛮。
据阿斗所言,孔明对孟获七擒七纵后,孟获铁心归附蜀汉。
资以金银,牛羊,战马,使夷陵之后的蜀汉“国以富饶”,有了北伐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