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法正的夺益州之略

这时,在场的董和有些担忧:“曹操会不会说,实乃玄德公威逼利诱,乃逼二公子就范,以污他曹操之名?”

法正哼哼一笑:“曹操必作此论。然蜀中之臣,信曹者必为少数,或贪图其高官厚禄而自欺者也。但凡心存良知之士,必信阐公子所言!”

法正其实明白,董和的担忧不无道理。

方才所提的这些人中,肯定还会有人觊觎曹操的高官厚禄,而选择不信刘阐所言。

但法正依旧很自信。

他深知,自曹操于蜀中始行屠戮之举,其信誉便已折损殆尽。

我军正可以以此之机,争取蜀臣。

一旦争取出几个,其余铁心依附曹操的蜀臣必被曹操所怀疑。

而一旦怀疑产生,那他们在曹营的日子就一定不好过。

就算他们再怎么想依靠曹操,亦必每日如惊弓之鸟。

岂不亦是争取之机?

至彼时,再以我军哀兵之锐气,必可大破曹军。

这也能让那些心有反复的县令郡守认清一件事:那就是于益州这块地而言,刘皇叔已占天时地利人和,曹操不过是逆天背时、失土寡助之辈,岂有再随曹奔走之理?

或许,像张松这种,还是会得到曹操的信任。

他也还会铁心为曹操出谋划策。

但其他人呢?

若得幸运,此一战,或可歼灭曹操于蜀地。

到时北方既乱。

则主公问鼎天下,指日可待也!

纵曹操得脱,我主亦必稳踞天府全境,得蜀民拥戴,远胜刘璋当年。

刘备亦知,法正此言有理:“好,就依孝直。”

待归至城中,法正又思一事。

主公刘备虽入主成都,现在是实际上的成都之主。

但,毕竟还有名义上之二主。

一个是刘循,一个是刘阐。

当然,他们自也是全力支持伯父统领益州。

但于有些顽固的蜀臣来说,犹以旧主刘璋为念。

毕竟刘璋临终前这件事做得太漂亮。

放弃其二子而佐刘备,纵然心愿,亦为礼道教化所制,有些抹不开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