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处现在的出产已经稳定下来,都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了。
但是清河县毕竟是个小县,经过孟旭明改进的工坊,生产力提高了不少,生产出来的牙粉和青蒿素已经有堆积的态势了。
这是清河县市场过小,用不完这么多商品的缘故。
林孝安和钱方德倒是为此抱怨过几句,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但是孟旭明却知道,这是一个好兆头,证明自己的生意又该扩大了。
不过他现在也在思考,到底该怎么扩张。
而他现在有钱了,也可以操作更多的生意项目了。
他之所以没拿出来,也是因为清河县太小了,即便他想拿出其他物件,能消耗的数量也有限。
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也应该去岭州的州府看一看。
虽然是边境州府,不如中原,但是州府就是州府,有钱的人肯定比清河县多得多了。
另外他答应了宋芸兰要参加科考,最近的一科便是秋日了。
眼看着也没几个月,他如果去州府做生意,便可以准备科考,他是秀才,也就是童生,可以参加府学,经过三年一次的科考,如果荣登两榜,那就成了举人。
到时候就能去做官,不过孟旭明也听说举人也就是在这县里是个人物,实际上大夏几百年的历史,考上进士的人多了,官位却不会因为人多而变多。
所以在大夏,你学了文武艺是贩到帝王家。
但是真的要坐到实权的官儿,那还有得走动了。
这时代节奏慢,什么事都得提前去准备,听说孟旭明秋日去州府云中城,宋芸兰边忙碌了起来。
提前几个月准备,孟旭明也是有点哭笑不得,但是宋芸兰一篇好心,孟旭明也没有拒绝。
但是没想到的是,到了夏日,孟旭明这边苦读经典的时候,梅文瀚却再次约他到县衙里。
不过这次梅文瀚书房里没有别人。
“旭明,你来了,这份公文你看看。”梅文瀚一见孟旭明进来,就递过一份公文,他和孟旭明这些时日走的挺近,时不时的一起聊天喝酒。
孟旭明纳闷,自己也不是官吏,这衙门里的公文给他做什么。
接过来一看,文字倒也简单,不过是一份任职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