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以晋王的幕僚反应最大,若除了太子,最有资格登得帝位的就是晋王了。
晋王幕僚有些忧心:“殿下,今日陛下此举您说,是不是看好燕王?”
晋王一党野心不小,一直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筹谋着各种不为人知的事情。
原本以为若是太子出了“意外”,晋王继任的可能信应当十分大,或者说与燕王势均力敌。
但今日金銮殿前一事,让他们十分警觉。
可别到时候,他们谋划好了一切,却凭空杀出来一匹黑马,让他们辛苦做的一切变成了为他人做嫁衣。“我也是这样想的,没想到啊,四弟竟然不声不响就博得了父皇的贪心,看来他所图不小啊!”
幕僚在旁边附和:“殿下英明,您一定要多加防范啊。”
此间不表,朱棣从宫中出来,数名与他走的颇近的朝臣正等在宫门前。
见朱棣出来,他们纷纷面带喜色的围了上来:“王爷,恭喜啊!”
朱棣面色不改,淡淡问道:“有何可喜?”
“您还谦虚什么?今日陛下在金銮殿前对您的嘉奖朝臣们可是都看见了,这难道不值得道贺吗?”
朱棣苦笑一下,他们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全部是父皇要他转交给陈公子的呢?
陈公子的身世是秘密,绝不能让人知道。若是传出来了,日后朱元璋定会怪罪与他。“你们别想多了,今日或许是陛下心情不错,而元党余孽又困扰他许久,这才对我褒奖有加。”
朱棣还是试图解释了一番,但看着眼中写着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幕僚,朱棣只觉得越解释越乱,索性不再解释,任由他们猜测。
朱元璋曾下令诸王不得传召不许入京,一般来说入京禀告完事情之后诸王也需要打道回府了。
有些时候有的王爷会故意找理由留在京都,但朱棣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第二日他就已经带上皇帝的赏赐回往北平,而他知道的是,就在当日早朝,朝堂上就已经因为他掀起了一阵风波。
今日早朝,诸多大臣仿佛约好了一般,都纷纷参了燕王朱棣一本。小到他手下有人强抢民女,大道以朱棣私藏元党余孽为由说他包藏祸心。朱元璋坐在上首,心中如明镜一般。
他能从乱世中起义又当上皇帝,而且将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条,心机手段绝非一般人可比。
今日这事,他心中清楚是由自己昨日一番赏赐引起的。
若是昨日之事不是他一手促成,甚至朱棣替陈桐挡下了许多明枪暗箭。以他的疑心,今日面对如此多弹劾奏折,他必定会对朱棣起疑。
但既然事情都是他促成的,朱元璋自然不会说既要儿子帮忙背锅又落井下石。是以这些奏折都被他按下,但这更让有些人坚信了自己的猜测。
京都一切暂且不表,单是回北平途中,朱棣就遭到了好几次暗杀,好在他带的侍卫够多,自身又身手不凡武艺高超,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回到北平。
与他一同回到北平府的,还有徐长吟的父亲魏国公徐达。
父女俩许久未见,徐长吟终日与父亲谈话,也不觉得厌烦。
徐达这次是奉命镇守北平府,其实也是朱元璋故意给朱棣一点回报,对于他帮自己将赏赐转赠给陈公子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