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北风浮兮何足贵 中

皇后 棠多令 1892 字 8个月前

朱棣缓步踱至他面前,居高临下的注视他半晌,才语调平静的问道:“本王可有对你不住?”

李彧重重一磕首,语带哽咽,“是罪臣对不住王爷。”这些年燕王确实待他不薄,也信重有加,他也相信只要他忠心办事,前程绝不会差。然而,人的欲望一旦露出棱角,就再也压不回去。一步错,步步错,落得如此下场,他也怨不得谁。

朱棣弯了下嘴角,眸中却一片冰冷,“你心里倒是一直明白。”他转身坐到上首的位置,淡道,“本王今日奉命听审,希望你能将所行之事如实招来,不要有所隐瞒。”

李彧抬起头,深深看他一眼,“是。”走到这一步,他已无退路,还不如老实坦白,王爷或还能看在这些年的情分上,多少看顾他的家人一二。

这一晚,暗室中的烛火一直燃至深夜才逐渐熄灭。

翌日。奉天殿。

大殿之中,朱棣微垂眼帘,神色淡淡的立于百官之前。一众朝臣鲜有人敢主动上前,只在暗地里偷瞄他几眼,再小声窃语几句。

俞赟回京时并未遮掩,不乏人亲眼看到他病怏怏的模样,加之他一回京便请了太医,连次日的朝会也告了假,显然是重伤难起。而有心人从大理寺探得确切消息,一众犯官中并无李彧,且从那些犯官口中也证实了他们一行确实遭遇过刺杀之事。于是,尽管还不能确定那刺客是否真的留下了燕王府卫的腰牌,但落在朱棣身上的猜疑目光依然越来越浓。

一阵窃窃私语中,朱元璋带着朱标迈步进了大殿。众人连忙收敛心神,齐齐跪拜。

龙椅之上,朱元璋扫眼一众臣子,不疾不徐道:“听说最近大理寺热闹的很,诸位大人时不时就去串个门。怎么,都想进去住住尝个新鲜?要是诸位想去试试,朕倒是乐意成全。”

众臣心下一个咯噔,皇上今日似乎心情不大好啊。

见众臣诺诺的不敢应声,朱元璋笑了声,只是笑不达眼底,“都不说话,这是没了兴趣?那要不要朕给你们设个戏台子,唱一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如果还不满意,朕再送你们去那市井,学学那些妇人如何捉嘴弄舌,搬弄是非。众卿以为如何?”

得,闹半天,皇上这是替亲儿子找场子来了。众臣悄悄觑了眼朱棣,心里直犯嘀咕。虽说还没证据证实刺杀俞赟一行的是燕王,但就目前来看,燕王的嫌疑最大不是?他们不过暗地里议论几句,在没确凿证据前也没打算上疏弹劾,谁料皇上竟这般护犊子。

朱元璋扫眼百官,似笑非笑,“诸位爱卿都没话说?既然你们无话可说,那朕就来跟你们说说好了。”

岂料,他话音刚落,就有人出了列,“皇上,臣有话要说。”

朱元璋睨眼那人,向后一靠,笑道:“看来还是有个能说话的。邓御史,你有何话要说?”

邓御史立时道:“臣要说的是俞赟俞大人遇刺一事。据臣所知,俞大人奉命前往北平府调查侵盗官粮一案,却在押解嫌犯回京途中遭到刺杀,身受重伤,而贪墨案主要嫌犯北平布政使李彧则当场身死。据臣调查所知,当日俞大人一行遇刺之时,凶手一出现便直奔李大人而去,而李大人作为贪墨案的重要嫌犯,凶手此举很难让人不怀疑其意在杀人灭口。而最后那凶手逃跑时不慎遗下一枚腰牌,只是那腰牌竟是燕王殿下的府卫所有。”说着,他看向朱棣,眼神犀利,“对于此事,不知燕王殿下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