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北风遑兮偾亨途 上

皇后 棠多令 2001 字 8个月前

那最先说话的官员冷汗都下来了,“这、这……难道宋大人还活着?”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遗憾,“宋爱卿被人所救,奈何伤势太重,终是伤重而逝。”

郭桓听罢,几乎跳出胸口的心脏终于稍稍落下了几分,但很快心底的不安又越来越浓了起来。

如果皇上所言无虚,那事情就大不妙了。

当初他虽防着宋庭另藏一手,特地派人监视了宋府,也因此查到宋庭派人将罪证藏到了北平府,却根本未想过宋庭极有可能未死,还留下了一封催命的遗信。

他几不可察的看了眼朱棣,那燕王是否知道是谁嫁祸给他?

他闭了闭眼。燕王怎么可能不知?

莫怪宋庭之事爆发后,燕王一直未置声,任由外界流言纷纷,原来他早知宋庭未死,更甚至救下宋庭的就是燕王。

宋庭知道是谁要杀他,如果他当时果真未死,获救后岂会不将此事告诉燕王?而李彧他们从始至终都不知道,显然燕王已对他们起了防备,更甚至燕王知道了他们勾连之事,却任由他们自以为算无遗策的将人算计其中却不自知,看着他们得意洋洋的上窜下跳……

越想,郭桓的心就沉得越厉害。

而且,相较计划败露的不安,他更惶恐的是,皇上究竟知道了多少?

赵瑁平复下心绪,恭声道:“如果证实此信并未做伪,确为宋大人手书,那宋大人遇害一事应是与燕王殿下无关。”他顿了下,看向余敏,“只是不知宋大人的遗信何以会在余大人手中?”

朱棣淡声道:“信是本王交给余大人。”

赵瑁顿了下,看向朱棣:“这么说,宋大人最后见到的人是王爷?那留在遇害现场的那具尸体又是何人?难道是王爷刻意伪造了现场?不知王爷为何要这么做?”朱棣不紧不慢的道:“当日宋大人遇刺,重伤假死,凶手以为他已死去,用其血留下血字后离去。宋大人余后清醒过来,将自己的衣裳信物换到随行护卫的尸身上,乱其面貌,逃离了凶案之地,后被一书生所救,那书生到本王府上求见,本王才知宋大人未死,只是宋大人伤及内腑,未过几日,终是伤重而亡。宋大人临终前将遗信交给本王,请托本王交给余大人。赵大人还有何疑问?”

赵瑁感慨了句,“幸而那凶手未折回检查,否则定然会发现少了一具尸体。”说是感慨,他心中却是深恨郭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郭桓亦是心中暗恨不已,如果当时李彧他们仔细一点,会发现不了尸体少了一具?如若发现及时,何以会让燕王见到宋庭,还留下这封害人的遗信来?

这时,刑部尚书王惠迪出列,一脸为难的道:“王爷既是当事人,怕是经您之手的证物不能作为佐证了。”

朱棣神色不动,“王大人所言及是,故而本王将信交给了余大人,以余大人之能,判断遗信有否伪造不难,若是无假,何以不能作为佐证?还是王大人觉得二位老大人会包庇本王,有意偏袒?”

王惠迪嘴角抽了下,他今日要是敢说余丁二人徇私,明天怕是八辈祖宗都要被刨出来弹劾。他讪讪的道了句“王爷说笑了”,便退回了原位。

朱元璋深深看了眼王惠迪和赵瑁,手指点了点龙案上的信,“这信朕会交给刑部并大理寺,比对宋爱卿生前的手书与印章以辩明真伪。”

他垂眼盯着郭桓,“至于信中所言,郭大人你派人刺杀宋爱卿并火烧宋府之事,究竟是否属实,朕也会让人好好详查。现在该来说说,余爱卿奏告你勾连李彧等人私吞赋税、收刮民脂民膏以中饱私囊一事。朕记得宋爱卿生前也就此事上疏弹劾过你,一个这么说,两个还这么说,你觉得朕该不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