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北风傩兮雁行低 中

皇后 棠多令 2039 字 8个月前

朱棣心中一动,自是听明白了李公公的意思,父皇这是站在他这边,并未相信传回去的那些谣言。徐长吟也听懂了,心中松了口气,只要皇上信朱棣,他此番进京就不会有大碍。

吩咐人带李公公一行去歇息,朱棣与徐长吟也带着孩子回了寝殿,打发走几个孩子后,朱棣道:“等李泰歇整一日,我便带人上京,京中我也已安排妥当,你莫忧心。”

徐长吟臻首,“我省得,你也莫担心家里,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只是适才李公公说出了母后孝期,得送炽儿进宫,我总觉得有些不妥。”

朱棣垂下眼帘,“太子亲近江南一脉的官员,父皇对此甚为不满,加之其他一些事,父皇心里也有些想法。让皇孙入宫,想来也是为提醒太子。”提醒太子,他并不止太子这一个选择。

徐长吟脸色不好,朱棣安抚道:“父皇不会让人对皇孙不利。”

“世事难料,诺大的宫闱,炽儿又尚且年幼,难保不会出差错。”徐长吟心中很是不舒坦,他们已经远离了京城,却仍躲不开那些勾心斗角,如今竟还牵扯到了孩子身上。

朱棣揽她入怀,“炽儿终归要继承我的王位,若无半点心机城府,不经世事,于他并非好事。况且宫中并非龙谭虎穴,虽则父皇有借此敲打太子之意,但对炽儿他们这些皇孙也十分看重,不会让他们出事。”他顿了顿,“而且,京中有我的人,我会使人护住炽儿。”

徐长吟抬头看他,眉心轻拢,“你说的我都明白,只是心里仍难免担心。”

朱棣轻抚她的发,“如今说这些还早,此番进京,我再探探父皇的口风。”

徐长吟叹了口气,也只能如此了。

书房中,朱棣正立在书案后练字,明福前来禀告:“王爷,李公公求见。”

“进来吧。”朱棣放下笔。

李泰得允进了书房,一见朱棣便即跪下叩首:“老奴李泰叩谢王爷当日救命之恩,王爷但有差遣,老奴必当从命。”

朱棣上前扶起他,“当日本王不过顺手所为,换作他人,本王也不会袖手旁观。”

李泰摇头苦笑:“也只有王爷会将老奴这等下贱之人的命当命,换作其他贵人,哪里会放在心上。”早前听闻燕王对他们这些阉宦甚为友善,原以为是做戏,孰料真遇到了,才知传闻无假,也才知那份友善有多难得,有多可贵。

朱棣淡淡一笑,“事己过去,莫再放在心上。那日本王有事走得急,让安海看顾你一二,余后之事可处置妥当?”

李泰感激道:“安公公替老奴查清了原委,刘妃娘娘也处置了那起子诬陷老奴的小人。之后安公公待老奴也极是照顾,若非安公公提携,老奴如今也不能在皇上跟前侍奉。”

当初刘妃偏宠那起子小人,任由他被冤枉险些被打死,若非燕王路过救了他一命,他早已尸骨无存。后来安海也颇是照顾他,他又还算有运道,意外得了皇上的眼,将他从刘妃宫中调到了御前听令。如今刘妃见着他,都得小心讨好。

朱棣拍拍他的肩,“好生侍奉父皇,本王必不会亏待于你。”

“是。”李泰恭敬应诺,“老奴来北平府前,偶然听闻了一事,宋大人府上遭了家贼,恰巧被郭侍郎府中护卫撞见,当场将那家贼拿下,扭送去了官府,只是当晚那家贼便在狱中羞愧自尽了。”

朱棣挑挑眉,“此人有何来历?”

李泰道:“听说是宋大人的近侍,宋大人出事前,那人恰巧回北地祭拜父母,听闻宋大人亡故匆匆赶回,趁着府中混乱窃了主家钱财,不料被郭府护卫撞见,才有了后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