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众人都呆住了,没有人说出一句话来。
哇的一个书生哭了出来。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西安二郎真是大才啊!他一定是从过军的。没有从过军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词的。”
“兄弟,这首词好就好了,你哭什么,别哭了!”
“我想起了我在边塞的岁月啊!那些都是我的袍泽,我的弟兄,我们风餐饮雪,我们想着回家,可在我们回家之后,我们却不能忘记在边塞的岁月。我家人,兄弟,小家,大家,难以两全啊!”
这个兄弟的痛哭,让在场的人对这首诗词有了新的感悟。
上下两阙都像是在写实景,在写边塞的日子,可最后一句,将之前的实景变成了虚景。虚虚实实,难有分辨。
我在故园听不见战场的声音,思念边疆的袍泽,我在边疆思念着家乡,家乡没有边塞的喧闹。
边塞的思乡之情,保家卫国的铁血金戈,彼此交融。
袁兴业的诗词写的好,表达了浓烈的友谊,但这份友谊,在家国情怀面前实在小家子气了些。对家人的思念,对国家的忠贞,在思想上,西安二郎的诗词就甩了袁兴业的诗词一条街。
虽然袁兴业写的是律诗,但西安二郎的词也是对仗工整。
袁兴业的律诗前面写景,后面抒情,西安二郎也是如此,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胜负已经很明显了。那些来看西安二郎出丑得的人,一个个都没了看头,都傻眼地念着西安二郎的诗词。
想从中找出可以攻击的地方。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初听之下,就那么回事,可在众人反复咀嚼之后,就越觉得不妙,诗词要写的华丽很简单,华丽的辞藻堆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