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说说。”
“大王还记不记得临洮和这次北境之战的罪魁祸首是谁?”
秦王一阵沉默,他日理万机,还真忘记了具体的人名。
左黎瞧出秦王难堪,就主动问道:“是叛将杨力,他怎么?”
王陆道:“杨力之所以能逃到临洮投靠羌族,又跑到北境投靠匈奴。归根结底就是秦国的通信过于缓慢。”
“如果通信及时,杨力在未升起叛逃之念前,将临洮军营内发生的事情报于咸阳。可以阻止临洮之战。”
“后续杨力逃走,如果消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各处戒严,也许北境之战也可免去。”
“以上种种,归咎于各地之间的驿站过少。”
“若再增加大量驿站,消息传递更快。将来下一个‘杨力’就可被扼杀幼苗之期。”
“免于两场大战,岂不是给秦国省了军费?”
“……”
“……”
王陆兴奋地看着众人,他这个理由足够冠冕堂皇。
驿站在整个军饷中消耗其实不算太大,就占二三成之间,但每增加一间驿站,消耗会巨增不少。
驿站的初次建造,一栋带马厩的驿站至少需要三到五金,要是再购买新马,每匹不算太好,也至少一金以上。
秦国地方不小,就算只增加一倍数的驿站,也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并且军马的粮草、驿站新增的驿使,每月每年下来,花费也不少。
要是真能实施下去,秦国府库肯定常年空虚。
现在就看秦王他们的意思了。
“王大人,你是认真的吗?”左黎问道,“现今驿站隔五十里落一间。固然和齐国、楚国这样的富饶的比较起来,确实还差点,但也足够保证秦国的情报基本运作。”
“可杨力的事,就是因为驿站的消息落后。我都是听坊间闲话得知,而后从朝廷出得知。由此可见我秦国的驿站,空有其名。”
左黎问道:“既然如此,王大人想要造多多少驿站?”
“二十五里一座,正好增加一倍。”
左黎没吭声,而是看向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