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王道比起无为而治,全靠自觉的帝道要靠谱不少。
真要让公孙鞅推了‘王道’,将来秦国说不定真会成为讲文明,树新风……有礼貌的国家。
所谓文魁首之风就算传播开来。
二三十年内,说不准秦国还真能孕育出第二位文魁首来。
算是良策。
但既然是良策,有自己在,怎么可能让它出现在秦王面前。
“公孙兄,你这,你这个啊……”
“王兄但说无妨。”
王陆想挑角度挑刺,得说服公孙鞅自己放弃‘王道’。
要自然,不能生硬,还得有理有据。
“公孙兄,你这国策有一很大的弊端。”
“何弊端?是不够完善?”
“不对。”王陆摇头,“公孙兄,你现在让我去烧茶。”
“嗯?”公孙鞅没理解。
“公孙兄,你现在命令我去烧茶。”
公孙鞅仍旧不理解,但认为是王陆的指点,就照说道:“王兄,请你去烧茶……?”
差点强硬,不过不强求了。
“不去。”
“嗯?”公孙鞅不解其意。
王陆装出一副刁民模样:“你让我干嘛,我就干嘛?”
公孙鞅大悟。
王兄指摘问题素来鞭辟入里,说的一点没错。
王道教的是“从善如流”,可要是人家偏不听你的话,你也没辙。
想来牢房里的贼人,真的没人劝他们别偷了吗?街边的赌狗,亲眷难道会不劝?
说了,也劝了,但人就是不听,有什么办法?
公孙鞅看看手中正书写到一半,和坐塌之上堆成一摞的竹简。
这些都是白费功,于秦国无用。
公孙鞅瘫坐在地上,这几日的操劳让他精疲力尽,全靠意志支撑着。
如今意志散了,还真熬不住那倦意。
“王兄,你是不是早已有了新国策?”
“没有。”
“那王兄可否指点一二,哪怕随便说些什么。”
王陆暗笑——这可是你主动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