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秦王,参加觐王宴的所有大王都不会调来国内真正的强兵悍将。”
“一般参加武搏的都是将门之后,同你我这般的年轻人,出来见见世面而已。”
“要说觐王宴上真正的重头戏,还得看‘文铮’。”
“这个我知道一二,”王陆接道,“政公子来问我过是否认识善文的读书人,所以文铮应该就是当场写诗之类的。”
史迁看了王陆一眼,十分不解:“好诗或好文章怎么可能在一次宴会上就仓促写出?”
“觐王宴的‘文铮’是指从上次结束到这次开始期间一整年的时间里,新作出来诗或文章都可以参加择评。”
“其中众人最为认可的诗会连它的主人名一起留在洛邑的文碑林以及我史家的名册之中。文铮魁首,可以在史家竹简中单独列一册,是相当荣耀。”
王陆无感,什么文铮魁首对于灭秦没用。
而在听完史迁介绍觐王宴,感觉它对国运的影响不大。
天子狩是有内幕的,百姓早已知晓;武搏又都是年轻人进行武技比试,成绩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是三项中最好的,秦国百姓恐也不会在意;至于文铮,呵,对于好斗的老秦人来说,竹简的存在等于一种竹制武器或是烧火的,他们自身都不爱读书,文铮魁首的头衔去向何处,他们压根不在意。
觐王宴对于秦国百姓,对于自己,都是可有可无。
……
“王兄,趁我记忆尚新,就先回去整理竹简。若有事,到老地方来找我便是。”史迁说道。
“好。”
二人客气分别后,王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玉石片,查看结案之后的数据是否有变化。
玉石片。
【秦国】:
国运——九万六千四百二十六(96426)
-(+4580成矫)(+1561嬴政*2命定之人)
军力——四万一千九百二十一(41921)
财力——六万九千九百七十九(69979)
文化——三万五千七百二十六(35726)